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西方面孔”在中国渐渐不灵了
吴波
//www.workercn.cn2017-06-27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更多

  过去常听一些有着文化自觉的国人抱怨:打开电视,西方国家面孔代言的中国商品广告比比皆是;到大小城市溜达一圈,带洋名字的住宅小区或稀奇古怪的洋建筑随处可见;就连学界也是“言必称希腊”,好像那样才是真正的学术。而今,随着国家逐渐强大以及文化自信的逐步建立,那些现象不能说没有了,但至少有了很大改观。

  从历史视角看,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卑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汉唐盛世、郑和下西洋等历史图景,无不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但随着近代以来中国的落伍,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凸显,民族自信心丧失,认为中国一切不如人的文化自卑情结散漫开来。

  因由物质和技术等方面的相对落后,崇洋心态也是几乎所有后发国家共同经历的心理历程。即便是现在如此强大的美国,在其建国之初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唯英国等欧洲国家的风俗礼仪马首是瞻。

  而在改革开放之初,西方话语仍在国际社会占据主导和强势地位,而中国发展所需的无论资金还是技术,都需要从国外尤其西方发达国家引进,这形成了我们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另眼相看”。这种心态反映在社会现实中,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面孔或称谓很“管用”,于是才有一些厂家给商品起个洋名字,代言请个外国人,即使自己行也总希望找个外国人用英语说行才行,因为那样做可以极大提升权威感和公信力。

  不仅是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这种心理还蔓延到科研、艺术、评奖等很多其他方面,标准几乎都是外国人说了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过去中国话语权地位的现实。

  这样的心态当然同历史性与客观性因素分不开,但也不能忽视主观性的一面。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早已实现质的提升,但为什么过去这么多年来,我们依然没有摆脱“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心理呢?这说明,仅仅是经济发展或硬实力的提升,并不能天然带来软实力以及国民意识的整体跃升。

  直到近几年来,随着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等被提升到我们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突出位置时,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经济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才逐渐转变为整个民族和整个社会的自信。一个越来越明显的例子就是,在许多城市的开发建设中,毁掉古建筑、搬来洋建筑的做法越来越受到摒弃,某种意义上讲,过去我们缺乏的那种文化自信正在建立起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高表达是通过作为中华民族血脉和精神支撑的文化来实现的。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从文化自卑向重建文化自信行进的途中,越来越多的国人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在中国的复制和拷贝。消解崇洋媚外的社会心态,关键仍是在于强化文化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国家的面孔在中国不管用了,其实是件好事。(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研究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