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虹桥机场航班延误现状有损上海形象
光明网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11-02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今天(11月1日)有媒体报道说,近日,上海虹桥机场进出港航班大举延误,10月29日,平均每架航班起飞延误3小时以上的情况频频发生,有的航班从虹桥机场起飞的时间甚至就已经比计划到达目的地的落地时间晚了1小时,可是机场管制员还说该航班至少还要再等3小时,“有下午2点飞的航班一直要等到晚上8点还没走的”……

  记者从中国民航局空管局主办的空中交通网发布的民航气象信息得知,10月28日上海虹桥机场航班延误橙色预警提示结束,这意味着当日虹桥机场通行能力恢复正常,29日出现的情况应为非正常现象。有飞行员披露说,还在航班落地虹桥机场之时,机场管制员就事先通知各机长再次起飞平均需要延误3个小时以上。据说,“上述情况在虹桥机场两架飞机接近事件后频频发生”。据记者查阅相关航班信息平台发现,虹桥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的主要原因为管制员的流量控制。这其实也恰好证实了报道所说的业内人士的推测:虹桥机场飞机起飞间隔时间可能增加,而拉大起飞间隔就是近日航班大面积延误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虹桥机场管制员加大了飞机起飞间隔时间?答案很明显:为了安全。在10月11日因虹桥机场管制员失职所造成的两架飞机险些相撞酿成灾难的事故之后,为了安全这个理由就似乎更加无可质疑。但是,无论从机场规模来看,还是从航班密度来说,与国际国内那些最繁忙的机场相比,虹桥机场出现如此大面积航班延误现象,都是极不正常的。

  为了安全而加大飞机起飞的间隔,从道理上讲似乎无可厚非。然而,这个间隔究竟要多大,在各种情况下的安全间隔区间的上下限是多少,都应有一个起码的规范。而航空管制员的操作指挥都应按照这个规范,除非特殊情况,管制员的“自由裁量”空间也应在这种规范的约束之下。如果存在这样的规范,且航空管制员以此标准经考核合格而上岗的话,那么,上述业内人士的推测以及飞行员所披露的情况就不应该存在。而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规范,那么,则说明中国航空业飞行安全管理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

  即使现在没有上述管制员所必须遵循的安全飞行间隔区间的规范,虹桥机场的航班密度也应该是在考虑到了其管制员的能力水平以及机场其他条件而安排的。如果在“10·11”事故前,虹桥机场的航班正点率尚未离谱,而在造成此事故的管制员和官员受到处理之后,航班却出现业内人士和飞行员都公认的不合理状况的话,那么,这种状况难说不是事故处理的“后遗症”之一。这种“后遗症”,对飞行安全来说,其实也是不定时的隐患之一,亟需引起飞行管理部门的注意且尽快解决之。

  当然,如果这种航班大面积延误的现状,就是严格安全标准后的正常状况,这就说明虹桥机场的航班密度已经大大超出了安全标准的限制,那么,从乘客的生命安全考虑,就应该迅速将虹桥机场的航班密度削减至安全标准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不能放任大密度航班在不安全的情况下起降或是大面积延误。

  虹桥机场是中国老机场之一,虽然因位置原因而扩容受限,但软硬件设施和管理经验并不在同等机场之下,理应有更佳的安全飞行条件和管理水平。作为中国最大的开放门户的上海,其最重要的窗口之一就是虹桥机场。虹桥机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及整体效率不仅是中国航空业的缩影,更展现了上海的形象。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