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霾之痛”的“对症良方”
王鸣镝
//www.workercn.cn2016-03-11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刘炳江委员不太爱说话。为啥?他是环保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大家见了他,三句话没说,就会问“雾霾到底有治吗?”说多说少,说深说浅,好像都不太合适。(3月10日光明网)

  从网友悬赏30万“请苍南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到浙江15个环保局长应邀下河游泳,再到环保部官员被当面数落“看把天搞成什么样”,当公众渴望“中国蓝”的“老桥段”,邂逅“霾之痛”的“新剧情”,势必将环保官员推向舆论的“十字架”。

  曾几何,地方上唯GDP、唯数字的扭曲政绩观,造就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烟囱,如蚂蚁般突起的私家车,一片飘红的年报,屡创新高的GDP,带来了富足而便捷的生活,却留下了恶臭的河流,灰暗的天空,浓浓的雾霾下,不断堆积的焦虑更成为了当代人说不出的痛。

  然而,满目疮痍的环境,都是环保官员的错?当然不是。环保局作为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虽有主管之责,但若让环保部门为所有环境问题“兜底”,难免有失偏颇。环保问题不仅是政府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形成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方才是“对症良方”。

  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环境问题让人痛心疾首,却并不是无法治愈。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治理,需要用时间去逐一化解。不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2%的“好成绩”,还是8个约束性指标的治霾“新思路”,都彰显了党中央治理环境的信心与决心,造就“中国蓝”的勇气与底气,给人信心,让人鼓舞。

  而今,环境问题已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唯有克服焦虑和急躁情绪,携手共建家园才是“上上之选”。首先,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完善,划定成为环境保护的“硬杠杠”是根本。其次,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履职,理清职权,将环境保护作为第一要务,将保护环境作为检验干部政绩的第一指标是重点。再次,加强环境监管的力度,提高环保罚款限额,加大环保处罚力度,破解企业违法成本低的“难题”,才能让企业不再任性、不敢任性,管住乱排乱放的“口子”,才能堵住污源的“源头”。最后,高扬处罚的利剑,以零容忍的态度、零死角的力度、零界限的深度,让环境保护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才是实现蓝天绿水“中国梦”的“锦囊秘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