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电商春节是否打烊应由市场决定
毛建国
//www.workercn.cn2016-02-01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取消编制,绝非意味着医院、高校的公益属性也随之取消,更不意味着政府财政就此对医院、高校弃之不管。未来的财政拨款将根据不同单位所承担的公益服务和社会责任设定整体管理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财政拨款的额度,而后由实际管理者根据运营需要合理支配。

  近日的一则消息很引人瞩目,即医院、高校等传统的“事业单位”,将逐步取消“编制”,代之以全员聘任。酝酿多年的事业单位改革,终于要迈出实质性的一大步。

  媒体披露,未来的事业单位改革,将把过去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重新划分为一类公益事业单位和二类公益事业单位。一类公益事业单位保留编制,财政全额拨款;二类公益事业单位则取消编制,实行全员聘任。至于这部分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后,财政是否继续实行差额拨款,及如何确定拨款额,则还没有确切消息。

  以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弊端显而易见,编制内与编制外的身份双轨制,及与之相关联的待遇差距,造成这些单位内部显著的不平等现象。以往舆论对这些单位用人制度的关注,也大多将其设置为一个公平议题而予以批评。

  但对于大多数置身局外的普通人而言,事业单位内部的待遇公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究竟什么样的内、外部制度,才能保证医院、高校这些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单位,能够真正体现其公益属性,为大家提供优质、公平的服务。

  基于这样的角度,医院、高校取消编制,就具有以下几个不同的意义。首先,当然是有望解决最为显在的不公平现象。当意味着铁饭碗的编制被取消,代之以全员聘任制,则同一单位内有望实现身份平等,能力、贡献、年功,有望成为决定职工收入的核心要素。原有的那种由编制决定身份、身份决定待遇的扭曲现象将得到改变。

  其次,但也是更重要的是,取消编制,意味着这些单位享有了更为充分的用人自主权,使其可以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自行决定聘用或解聘哪些人员,而不必继续因为某些编内人员的有恃无恐而对其束手无策,也不必再因为编外人员的“二等”身份而不能给予其应得的奖励和晋升。而对于一个单位的管理者而言,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往往是其管理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掌握充分的用人自主权的管理者,必然是跛脚而尴尬的管理者。而按照责、权对等的原则,只被赋予部分管理权的管理者,也就无法承担完全的管理责任。

  猴年春节即将来临,不仅不少网店开始放假,就连快递也开始“压单”,保证不了时效。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张“2016春节快递放假时间表”,其中显示,多家大型快递公司将于近期停止收货。对此,多家快递公司均回应称,该时间表“是假的”,将响应国家邮政局的号召“全年无休”。但在春节期间,不少快递将无法保证时效性,顺丰快递还表示,将加收10元“节假日服务费”。(1月31日《北京青年报》)

  讨论春节是否打烊,最怕将其转化为道德问题,具体化为电商行业应不应该放假,特别是“快递小哥”有没有休假权。在针对市场问题的讨论中,容易走入两个极端,要么是绝对市场化,要么是简单道德化,这两种倾向性的态度,都会导致问题陷入无解,甚至会在无形中放大市场和道德的冲突。

  毋庸置疑,所有劳动者都有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也有正常休假的权利。即便企业有再多的利益诉求,即便消费者有太多购物需求,也必须尊重劳动者的休假权。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更应该理解员工对于“回家过年”的渴望。但有必要指出,市场本身是具有调节功能的,当我们肯定市场调节资源的决定地位时,更应该学会运用市场的力量,去解决具体的市场问题。

  讨论“电商春节能否不打烊”,不妨把目光投向线下,去看看身边那些春节不打烊的行业。拿餐饮业来说,相对于过去的早早回家过年,现在很多饭店都实行不打烊。这是行政要求的结果吗,还是道德绑架的产物?两者都不是,是市场力量的自然流露。相对于过去,现在春节期间有外出吃饭需求的人越来越多,而饭店在利益吸引力下,自然会“投其所好”。至于说饭店员工的回家诉求,也能够通过春节加班以及其他的方式来替代。

  同样,电商春节是否打烊,应该主要看市场。需求就是导向,需求就是市场。在目前的市场下,只要春节期间存在着庞大的需求,只要整个行业存在着真正的竞争,或许会有一些企业选择放假,但肯定会有一些企业选择不放假。这里的决定砝码,就在于需求有多大,利益有多大。如果带来的利益有限,对企业来说无所谓,那就涌动着打烊的取向;如果市场巨大,利益巨大,那么不打烊就会成为主流。而在足够的工资激励下,以及灵活的休假制度保证下,员工意愿也不是多大问题。

  现在,不少网店之所以选择放假,包括过去快递放假,也是因为预计春节期间业务不会很大,在价值天平上,春节加班带来的远远不如春节放假。如果春节加班带来巨大的利益回报,相信会有很多经营者选择“春节不打烊”。不妨看看实体商业,也有很多选择春节不休息,正是出于利益的考虑。

  这里的利益,不仅仅是真金白银的收入,还包括企业形象和品牌的打造。无论是电商,还是快递,如果澎湃着一颗做大做强的心,乃至涌动着弯道超越的设想,哪怕春节期间不赚钱,或者收益全部贴补员工,也会选择“春节不打烊”。原因就在于对企业发展的定位,以及对春节市场的判断。如果市场存在垄断力量,左右和绑架行业利益,只能自当别论。

  因此,电商春节是否打烊应由市场决定,最终取决于春节这个市场容量有多大,这个行业的竞争力量有多大。就现实而言,这种力量处于增长态势,即便今年仍然打烊,未来肯定会有企业不打烊。对于消费者来说,享受到了春节期间的特殊服务,适当增加服务支出,也是情理之事。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企业出于品牌,甚至打压对手考虑,坚持春节不打烊不涨价。  因此,随着事业单位享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有助于政府主管部门对这些单位实行更全面而明确的目标化管理,即政府部门在完成预定的财政拨款之后,有权向医院、高校的管理者提出公益服务等具体管理目标,并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予以适当的奖惩。

  由此不难理解,取消编制,绝非意味着医院、高校的公益属性也随之取消,更不意味着政府财政就此对医院、高校弃之不管。只是,未来的财政拨款,将不再以“人头费”的形式下拨给医院、高校,而是根据不同单位所承担的公益服务和社会责任设定整体管理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财政拨款的额度,而后由实际管理者根据运营需要合理支配。

  具体到某个高校,其综合收入可能由财政拨款、学费、社会捐款等多种渠道取得。在此基础上,辅以适当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将保证高校公益属性的实现。对于公立医院,则除了部分财政拨款之外,由医保支付的诊疗费用,将成为医院收入的重要部分。医院的合理定价与医保机构的严格监管,将共同促成医院的合理收费,只要双方构成均衡的制约和博弈关系,公立医院为普通患者提供普遍服务的公益属性,不会因为医生失去编制身份而被侵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