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冯海宁:高质量退休生活是共同追求
//www.workercn.cn2016-01-06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日前发布了一个“退休版城市幸福指数”——2015中国大中城市退休生活质量指数,以退休人群生活品质为主线,采用指数的形式衡量了城市应对老龄化的建设情况。

  目前,关于城市的指数、评选与排行榜有很多种,但类似于“退休版城市幸福指数”这样的排行榜,今后应该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原因很简单,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高,这个日益庞大的人群的养老、医疗、出行等权益问题,将会成为我国的一个大事。有关机构研究发布这一指数,对排名前列的城市是一种鼓励,对排名靠后的城市是一种督促。

  对公众而言,对这种研究报告还有更多期待。比如,报告只对全国38个大中城市进行评估,而很多人则希望看到更多城市、自己所在城市的评估结果或者排名。这就是说,公众期待所有城市的管理者都应该把高质量的退休生活作为一种努力追求的民生改善目标。因为,高质量的退休生活,不仅关系到现有老人的权益保障与群体尊严,也关系到未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同时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养老事业形象。从排名靠前的城市来看,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是城市退休生活质量高的关键。这也提示我们,惟有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才能提升广大市民的福祉尤其是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为了促进高质量的退休生活成为所有城市追求的一种目标,更多的研究机构应该围绕“退休生活质量”或者“老年人权益保障”进行专题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城市决策的参考,推动改进城市公共服务。同时,强化舆论监督也有助于提高城市退休生活水平。此前媒体披露养老机构一边是“一床难求”,一边是“高空置率”,显然这种监督有利于改变不良现象。舆论还应该多关注不同人群养老金待遇差距、老年人出行难、异地医疗报销难等问题,这必将促进有关方面完善相关工作。此外,管理部门应该把“退休生活质量”“老年人公共服务”之类的指标,纳入政绩考核范围或提高考核比重,以此鞭策城市管理者更重视老年工作。

  当然,提高退休生活质量,还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推进相关改革,比如养老金全国统筹等。在政府积极履职的同时,还应该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共服务和养老服务。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