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龙敏飞:“阎肃被死亡”拷问媒体的社会责任
//www.workercn.cn2015-10-28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10月27日凌晨,歌唱家于文华微博爆料称,阎肃老先生去世。于文华在微博中写道:“一位快乐的老者、一位为大家带来无数优秀作品的大家——阎肃老师,因病,今日于空军总医院去世。愿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家一路走好。”这一时掀起千层浪,一些媒体平台纷纷进行转载并给予评论。不过这则消息很快被证实为假消息,于文华稍晚也发文澄清,并且进行了道歉。(10月27日新华社)

  国宝级的“阎肃老先生”被传去世,最终被证明是一场闹剧,这是又一起“抢新闻”的现实注脚。事实上,像阎肃一般“被去世”的名人,这些年并不少:去年3月18日,李宇春因整容失败死亡的假消息引起坊间热议;去年6月,六小龄童也遭遇“被死亡”的尴尬;而刘晓庆在2002年和2010年曾两次传出自杀传言的假消息;至于金庸老先生,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被死亡”20多次了……而在这些假新闻传播的背后,一些主流媒体也参与其中,这不禁令人叹息。

  客观来说,于文华女士无意间发布的一条假消息并不可怕,阎肃儿子也表示,“父亲情况在变好,别苛责于文华传假消息”,这说明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文华传播了假消息,而是一些媒体平台的跟风。作为媒体,真实性是其生命线。可如今一些媒体平台,却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进行了传播。更可怕的是,一些媒体平台已经知道是假消息,还假借“正义”的旗号对相关消息进行“二次传播”,这背后,对阎肃老人的关怀是假,博人眼球为自己的平台炒作宣传才是真。

  在此事上,于文华和阎肃老先生一样,都是受害者。于文华不是医生,去世不去世不是她可以定论的;于文华也不是媒体人,不具备最起码的媒介素养完全可以理解;而一些媒体平台不加核实就进行传播,那就不妥了。而事实上,真正将“阎肃去世”炒红的,肯定还是一些媒体平台。诚如资深媒体人吕催谷所言,“人们往往在过度悲伤或极度兴奋的时候,容易说错话做错事,我想于文华应该属于前者,有些新闻需要抢,而有一些需要克制,拖延往往是对新闻本身的尊重。”

  是的,就好比前不久的青岛大虾事件,卖大虾的商贩不是关键,关键是事后反思相关的监管机制。就在此事上,于文华不是关键,关键是个别媒体平台如何反思。当类似事件不是一次两次发生,对媒体公信力的打击也是不言而喻的。新闻需要时效性,但真实性比时效性更重要,没有真实性就没有新闻可言。也就是说,此事更值得反思的是一些媒体平台,其当如何对当事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应该有切实的应对之策了。

  简而言之,“阎肃被死亡”拷问的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对于个体而言,或许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对谣言缺乏必要的辨识度,比如于文华这种;但对媒体平台而言,对于新闻的来源、真实性等最基本的要素,“严格把关严格核实”是最起码的底线。唯有如此,在新的“互联网+”时代,媒体平台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公信力。(龙敏飞)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