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刘 哲:公共自行车不能只“看上去很美”
//www.workercn.cn2015-10-22来源: 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郑州市的公共自行车年底前即将在郑东新区亮相,停车管理设施现已建设完毕。据悉,未来3年郑州市还将在四环内投放4万多辆公共自行车并兴建相关设施。(见10月19日《河南商报》)

  这项工程,“便民”光环萦绕,似乎值得期待。据报道,每辆自行车价格为1000元,郑州市购买自行车要投四五千万元,加上建设相关设施,估计没个两三亿元的一次性投入是拿不下来的,这还不算后续养护费用。这么大的投入,却看不到可行性论证与民意调查的公示,是很不妥当的。网上大多数网民对此并不认可。详加分析,可以看出这项工程似乎仅是“看上去很美”。

  新浪网友@Matengfei886评论说:“不适应郑州市情,一不是旅游城市,二基础设施奇差,三人口密度畸高,综上其结果可想而知。”@Untitled说:“郑州并没有多少人需要。”且不说郑州没那么多游客,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需求就该打个问号。郑州本身就是自行车、电动车大市,综合省消防总队和郑州市交警支队提供的数据,保守估计郑州市现有电动车300万辆,而自行车数年前已达200万辆。郑州市每家都有1~2辆自行车或电动车,加之私家车、公交、地铁以及不好禁绝的摩的等交通工具,还会有多少人选择公共自行车?

  公共自行车的押金、管理养护等问题,使得其应用效果雪上加霜。@竹影拂尘认为:“办卡时需缴纳200元保证金,非郑州市民需缴纳300元保证金,这相当于办卡的人自己买一辆车公用。”@草莓奶冻卷说:“也就三分钟热度吧,车胎没气,掉链子,落灰尘,风吹雨打,谁来管理自行车。”从现在的情况看,有关部门并未做好准备。约等于一辆普通自行车价格的押金及充值金,也会把不少人拒于门外。而让市公交总公司作为一项长期投入的公益事业来进行繁琐管理和大量投入,显然不可持续。

  事实上,公共自行车此前在郑州至少已遭遇两次“滑铁卢”。一次是2008年私人投资开设了一家自行车租赁公司,采取的运营模式类似目前郑州市的办法,但4个月后便以黯然贱卖自行车而收场;另一次是2010年,《郑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研究报告及试点方案》通过评审,计划到2012年底在郑州建成区内建设1400个公共自行车取还点,但无疾而终。@祝福我闯天涯说:“预测(公共自行车)一年后因无人看管、无人使用、无人维护而拆除。”@Goodbye_Juliet说:“担心用车人少,到最后和街头IC电话一样被遗弃。”这些担忧不无道理。

  另一种担忧则来自更为深层的经验性疑虑。就在笔者写这篇评论的时候,媒体下述报道不绝如缕:郑州东风路畔的上百棵上好柳树正在被砍;纬一路、政二街、林科路等等许多街道的路面、地砖正在被铲被换……尽管都有着“升级改造”的“理由”,但“昨天种(铺)、今天砍(换)、明天再种(铺)”,缺乏科学规划、长远考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郑州城建城管状况,却叫人不得不担心,公共自行车会不会重复地砖、路面、立交桥、树木、BRT这些“郑州式极端易耗品”的命运?

  目前郑州市没有提供任何依据,缓解公众的担忧,而这些担忧日复一日地在郑州的各种城建工程中川流不息地变为现实。⑧7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