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肖 擎:为抗旱多加把力
//www.workercn.cn2014-08-06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湖北省正遭遇严峻旱情。

  受降雨持续偏少、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影响,汉江中下游水位持续偏低,东荆河几近断流。截至前日,11市的45个县市区785.2万亩农田受旱,重旱156.1万亩,65.4万人、12.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我省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已启动,节水农技、人工降雨、打井取水、拉水送水,各地抗旱救灾工作有序展开。

  眼下旱情,我省农村是受旱主要地区。但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此时此刻,很多人都在关注旱情,关注农业生产,关心农民处境,感知他们的冷暖和艰难,戮力同心度时艰。

  现在正值夏日,农村很多劳动力都在外务工,面对抗旱的难度、强度,人力、物力投入受到挑战。另外,农村不像城市,体制机制的完备程度,各种资源的配置,应急措施的成熟度,农村都不能跟城市比。加上农村是村民自治,一些机制的运转动力和能力,也相对薄弱。抗旱的组织动员,需要群策群力,打破常规,多找解决的办法。

  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是当前一些旱区最大的民生。饮水关系生存生活,65.4万人饮水难,不是一个小数字。湖北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逐步提高,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因为地理条件、人口分布等各种因素,还有一些地方没有通上自来水。应对饮水困难,当务之急是提水蓄水,让群众有水喝。放眼长远,引水、饮水工作还要继续往前推进。

  当前受旱的十几个县市区,在地理分布、水资源时空分布上有不同。鄂北岗地,地形地貌连绵起伏,水资源历来相对缺乏。江汉平原腹地,向有“鱼米之乡”之誉,但都受到旱情影响。不惜代价抗旱,这是共同的任务,但旱情程度不同,抗旱的条件、基础、资源也不同。有的地方,饮水可能是头等大事,有的地方这个问题可能不算严重,但其他方面又可能受到很大挑战,尽最大努力应对旱情,区分情况,因地制宜也很重要。

  地理边界区分了农村和城市,但抗旱超越了地理边界,城市不是旱情的旁观者。抗旱的主阵地在农村,但很多工作要在城市展开,资源调拨、组织动员等,相关城市、相关部位的运转都要随抗旱主题适时调整。

  进一步看,旱情凸显了打基础、管长远事业的紧迫性。比如水利建设,湖北下的功夫很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河网密布,这是天赐;沟渠畅通,却系于“人”。现在一些农村的自然水网系统的功能变弱,干渠、支渠输水能力不足,给抗旱带来影响。我国抗旱条例总则第一条,明确要求把抗旱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这就说明,抗旱既要渡过难关,也要推动社会大系统有机协调并且趋于完善,在水土资源开发、水利设施建设、治水防旱的投入上让基础性能力更厚实。

  历史上,我省遭遇水患较多,创造了很多经验,书写了很多大故事。近年来,湖北已经不止一次遭遇旱情。湖北是水资源富集之所,也是中国水资源调度的一块重地,对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贡献甚大。一定程度上说,旱情也给“千湖之省”、“水利大省”带来启示,需要在战略考量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思考中体察旱情。

  为抗旱,很多人挥汗如雨,日夜奋战,很辛苦。但旱情严峻,应对不能一般化、简单化。大小各方面,还需要我们众志成城,为抗旱多加把力,为湖北的稳定发展和荆楚儿女的生活多加把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