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付 勤:自由表达不能突破法律边界
//www.workercn.cn2014-06-23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狗肉节”,这三个字让小城玉林成了近期仅次于“世界杯”的热词,并在6月21日夏至这天达到高潮。坚决不让吃狗肉的动物保护者和坚决要吃狗肉的商家食客冲突加深,大批警察聚集现场。网络上对此话题的争议也在不断升级,是否吃狗肉,被上升到事关文明与野蛮、自由与道德、民俗与伦理、权利和法律等多重领域。

    吃不吃狗肉,此前跟有些人不吃羊肉、有些人不吃猪肉、有些人什么肉也不吃一样,是个人信仰、观念或口味的选择。为什么会演变成一个公共事件,这个非官方性质的“狗肉节”可谓是导火索。虽然当地政府多次申明与该节无关,只是一个“民俗”,但不难看出,其诞生之初依然脱离不了“政府搭台、经济唱戏”的影子。2013年已经有不少爱狗人士自发前往玉林对“狗肉节”进行干涉,今年更是发展到双方的各种矛盾集中展现,表面上是吃不吃狗肉之争,实际上是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一种考验。

    一个“节”,若在一地已形成气候,无论是否由政府主导,其管理责任都不可推卸。“法无禁止即自由”,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禁止虐待动物法,但真正立法禁止吃狗肉的地区很少。商家和食客认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不让吃狗肉,自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吃。但是,虐杀、毒杀、偷窃等狗肉市场上出现的乱相,还有狗贩子以当街杀狗为要挟将狗高价出售等行为,并不在这个“理直气壮”之列。

    民以食为天,吃是很多人心中的大事。中国地域广大,各地习俗不同,许多网友不反对吃狗肉的风俗,但对以此为由头办成一个招徕游客的盛大节日,就有不同看法。有的地方有小龙虾节,有的地方有羊肉节,有的地方有葡萄节、玉米节,一个以“吃”为主题的节日能否受到欢迎,其文化意识的养成、食品安全的防范、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生态环保理念的传播,都是不可缺位的。在此类议题面前,当地政府不必也不能急于撇清自己,需要的恰恰是更加积极主动的履职。

    与此同时,动物保护人士和众多明星纷纷抵制“狗肉节”,也是意见表达的自由。但任何自由都是有边界的,需在合法范围内进行,打砸、谩骂、威胁、骚扰,只会让合理的诉求变为不合理,甚至不合法。一些爱狗人士的过激行为,已引起了并不赞同吃狗肉的“中间派”的反感,部分玉林市民则表示“越骂越要吃”。一旦脱离了法律的框架,试图以暴力手段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就与动物保护、倡导文明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动物和人类之间各种微妙关系的建立,类似玉林狗肉节的观念冲突仍会不断上演。吃什么,怎么吃,多元文化的相互表达和相互尊重,都与我们的文明涵养密切相关。玉林事件,实际上也是给政府的治理理念上了一课:在矛盾冲突时该如何纾解,如何引导双方用文明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并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来赢得理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