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任小康:“粗放式成长”是儿童权利之殇
//www.workercn.cn2014-05-29来源: 太原晚报
分享到:更多

  26日,苏州发生一起意外,一5岁男童玩耍时不慎掉入深沟溺水身亡。记者实地探访获悉,溺亡男童一家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家庭竟然有10个孩子。这些孩子除了生活状况让人堪忧外,大部分都在家不上学,而且无人照看。(《现代快报》5月28日)

  在大多数孩子准备过节时,刘家孩子们的境遇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老刘和妻子生了10个孩子,他们蜗居在20平方米的简易棚里,不上学也无人照看。如果不是“小七子”溺水而亡,这个家庭的境遇能引来多少关注?在我们视线之外,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家庭,还有多少这样的孩子?

  胡适曾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看他们怎样待孩子。老刘生育10个孩子,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何当地有关部门对孩子们无学上、无人管的境况熟视无睹?

  孩子们“粗放式成长”,首先是家长对孩子权利的漠视。事实上,在我们身边,漠视孩子权利者又何止老刘夫妇。前不久发布的《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指出,近八成家长不知道儿童权利,超过半数家长与孩子谈话或陪伴孩子多为“学习”、“写作业”,对儿童权利的认识却比较片面。当我们在指责老刘夫妻愚昧无知时,是不是也该反问自己对孩子权利又知道多少?对孩子的权利进行了多少“都是为你好”的善意侵犯?

  更重要的是,尽管我国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已有20多年,但在很多地方政府意识中,“国家亲权”的观念还比较模糊,要知道,国家才是孩子的最高监护人和“大家长”。然而,在苏州市有关部门眼中,要解决老刘家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送回徐州原籍,可如果能在故乡安生,他们又何必背井离乡?

  不可否认,对很多城市孩子而言,其基本权利已经得到较好地保护,眼下是该把重心放到那些生活在城乡接合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了。北京三个光背少年疯狂殴打一名男孩,打人者和被打者都是城乡接合部的打工子弟;安徽省潜山县11岁留守女童遭奸杀抛尸粪坑……这样的事例总是刺痛公众的神经,也在提醒政府拿出务实举措保护孩子权利。

  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说过:“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孩子不能等。”无论在故土还是异乡,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孩子们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让弱势家庭的孩子告别“粗放式成长”,我们既需要补齐制度短板,更需要一份行动的勇气。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