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赵清源:解决停车难,千头万绪先得有共识
//www.workercn.cn2014-05-13来源: 山西晚报
分享到:更多

    停车已经成为群众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太原市交警支队召开缓解“停车难”问题意见建议征求会,请居民、物业、社区三方代表共商解决之道。

    停车难,停车到底有多难?停过车的太原人都深有感触。这是感性认识。理性的有数据:每100辆车有7个停车位,仅达到了国家五等水平,要达到国家每百辆车20个车位的标准,太原市的停车缺口约为12万个。100辆车要挤7个车位,现实恐怕比虚拟的“抢车位”游戏更难。

    关于停车难的成因,本报报道已经说得比较详尽了。虽然千头万绪,总结起来,大约可以概括为两条:狼多肉少,硬件建设严重不足;观念和管理没跟上,软件方面也得加强。其实,要想真正改善现状,这两条哪一个做起来都不容易。可是,无论怎样做,政府也好,市民也罢,都需要达成一定的共识。

    我们知道,填补停车缺口,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建停车场,这是硬通货,也是解决停车难的一个基础。可是,不论是新建,还是改扩建,一来需要规划,二来需要钱。

    相对来说,只要调查足够细,只要视野足够远,规划新的停车场可能还比较容易。如果是改扩建,比如对市中心一些居民小区的绿地或者原有停车位进行改造、扩大,由于涉及当地居民的利益,可能就比较困难了。而后者对停车难的解决才更加直接有效,因为停车的难点大多都集中在市中心。如何在居民利益和停车方便之间平衡、取舍,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和居民谈判、妥协,首先更要在公共出行的认识上达成共识。要知道,停车方便是公共利益,小区利益也是公共利益。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说,两者很难确定谁大谁小。再有,钱从哪里来。如果是财政投入,那么,就应该对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效果进行审查、考核、评估,这样的制度如何建立,又该由哪个部门牵头组织,都需要在政府内部达成共识。

    更重要的是,停车难涉及交管、公交、城建、规划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责任,但每个部门都在自说自话,只言其难,不为其事,加上没有哪一个部门能总领其责。这就容易导致“都有事又都没事”“关我的事又不关我的事”,出现公共治理的空地,无人负责,也便无人问津,结果变成“你管我管没人管”。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领导,缺乏协调和问责机制,如此治理,自然就难见成效。这就需要政府多调查研究,多想办法,多做实事,不要互相推诿,不要扯皮踢球,积极推进,有效地解决问题。

    同时,停车的群体心理也值得重视。相声大师侯宝林曾经讲过一个“变心板”的段子。以前在北京坐公交车,车到了站,车厢里人满了,车厢下的人还往门口挤。可是,乘客只要一踏上车门内的那块踏板,心态立即就发生180度的大转变。没踏上那块板时,就叫着“往里挤往里挤”,一踏上,就会叫“等下一趟,等下趟”。那块踏板就成了“变心板”。

    在停车难上,也存在“变心板”的问题。比如,对于经常走路或者坐公交车的人来说,停车难就不是问题,对于使用自行车、电动车出行的人来说,路边的停车位甚至是一种障碍,他们可能不会觉得停车位少,而会觉得多——怎么遍地都能停车,就是没有给行人留出多少路?这看似是个小问题,其实是个大问题,因为它提醒我们,在治理停车难的时候,不能只考虑“有车一族”“用车一族”的利益,还需要顾及其他出行者。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如果公共交通系统足够方便、快捷,没有人愿意自己开车。这就是说,表面上看,停车难似乎只和车有关,其实却涉及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即城市的公共出行理念:是让更多的人方便出行,还是让更多的车方便出行,如果是后者,那么,建再多的停车场都不够,而且,可以预见,不论是道路还是车位,都跟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也就是说,如果仅仅就事论事,就停车难说停车难,很可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无休止的循环。如果是前者,那就需要我们把停车难问题放在公共出行这个更广大的视野中考量,需要在政府内部、政府和市民之间达成共识,认清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在这方面,可资借鉴的是香港。根据香港政府年报(2009年),香港人均道路不足0.3米,每公里道路承载车辆数高达285辆。从数据上看,不堵车是不可能的。但事实上,和内地的许多城市比起来,除了上下班高峰,香港道路基本畅通无阻。香港的经验至少有两条,一是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系统。香港公交种类繁多,包括巴士、小巴、有轨电车、出租车、地铁等等,其规划更是详尽备至。比如,每辆公交车都只在专门的停车点停靠,不会出现十几辆公交车共用一个停车站的混乱情况。二是遏制私家车数量。与内地动辄翻倍的增长数目相比,香港人对买车兴趣不大。因为,“上牌照贵,油费贵,停车又不方便。”香港运输署表示,“这是有意为之,虽然这一财政措施不受欢迎,但确实能够有效控制私家车数目。”需要说明的是,限制私家车的前提,是公交出行的方便和快捷。只有在一个拥有便捷公交系统的城市,限购令和高昂的税费,才不会让百姓怨声载道。

    可以说,停车难事关百姓生活,事关城市建设,事关发展理念,只有各方首先在公共出行的理念上形成共识,才能在实际中有所作为,不然就有可能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陷入城市治理的乱麻当中。当然,不论是治理当下的停车难,还是着眼于未来的公共出行,都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