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斯涵涵:民心工程缘何成为闹心工程
//www.workercn.cn2014-04-15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3亿元投入、上千个站点、10万辆自行车、100万人办卡……曾广受关注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打造了“满街都是自行车”的亮丽风景线,然而4年多的时间之后,却陷入“车辆少、租车难”,部分站点瘫痪荒废的地步。“民心工程”缘何成为“闹心工程”?记者进行了调查。(4月14日《京华时报》)

    想当年,武汉成为全国第一个设立免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城市,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外地纷纷取经,公共自行车成为武汉市的民心工程。然而,运行一年多就出现毁损严重,霸车、人情车层出不穷,管理混乱、站亭空置等诸多问题,倘若相关部门认真审视、加强监管,对前期产生的乱象加以监管及处罚,采取措施督促企业整改,或中止合同停止投入,或可有所扭转。可惜的是,有关部门只顾上马却忽略管理,一味继续加大投入,增加自行车数量,并提出了“在2012年计划达到10万辆,规模有望成为全球第一”的宏伟目标。

    “政府投钱了,民生工程烂尾了,但运营企业赢利了。”这是武汉市民的感叹,也是民生工程监管不力的恶果。一方面运营商哭穷亏损,一方面职能部门痛斥其借此牟利,大打口水仗的背后是一笔糊涂账:运营商公共自行车项目具体财务情况,连主管部门都说不清;当大量站点被用于外包经营时,政府既缺乏制约措施,对其经营状况也不掌握。如此混乱,3亿元公共财政打了水漂,谁又在浑水摸鱼?

    “民心工程”,就是要实实在在给老百姓带来便利和实惠,为民谋利、为民解忧,而不能沦为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烂尾工程,更不能让公共利益成为挂羊头卖狗肉、化公为私的唐僧肉,否则将耗费公帑、损伤民心、影响政府形象。

    而办好“民生工程”不仅要有良好的初衷,更要有责任心和恒心。对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建、管、用”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强日常管理,着力改变过去那种“重建设、轻管理、重形象、轻民生”状况,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当下,公共自行车工程“烂尾”不能是一笔糊涂账,追查责任、厘清权责、加强监管、及时纠偏。只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用“心”抓好“民心工程”,才能打造真正为民解难,凝聚民心的“民心工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