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张海英:停发供地计划是决策自我纠偏
//www.workercn.cn2014-05-13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地方政府垄断着土地供应、掌控着土地供应节奏,换言之,土地供应的权力完全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这样,地方政府就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来供应土地,而不是根据供地计划

    已连续四年对外“张榜”的全国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今年国土资源部将暂停对外发布,改由地方自行公布各省供地计划。此前,该计划的发布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四五月份。至于明后年是否会重启这一工作,目前尚不得而知。国土部办公厅新闻处负责人表示,此事目前还不能确定(5月12日《第一财经日报》)。

    国土资源部今年暂停对外发布全国住房供地计划,显然是明智之举。由于此前四年均没有完成年度供地计划,也没有城市因此受到相关处罚,可以说,全国供地计划已经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实际约束意义,也没有指导意义。在多年供地计划没有完成的情况下,还会引发市场关于土地供应不足的预期,反而有负面作用。

    当初发布全国宅地供应计划,应该有两个善意的目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鞭策地方政府加大供地量,以平抑地价、房价;目的之二是指导开发商理性拿地。很显然,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所以,国土资源部停发全国宅地供应计划是正确的选择。那么,此举对于政府决策有何启示意义呢?

    按理说,无论是制定楼市政策,还是制定其他经济政策,都应该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来决定,但从“四年均未完成供地计划”来看,这样的计划安排与市场完全是脱节的,公布这样的供地计划是一厢情愿。也就是说,只有以务实的态度来制定供地计划或者经济计划,计划才有实际意义,否则,就容易成为摆设。

    从某种程度而言,发布供地计划或许是一种计划经济思维,当这种落后思维遭遇市场经济,自然难以适应。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即使是再精确的计划,在落实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变数,无论是土地供应量还是实际利用量,必然受政策、市场、宏观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

    全国宅地供应计划之所以没有发挥实际价值,还与相关制度缺乏刚性有关。如果对完不成计划的地方政府进行追责,或者有其他约束、惩罚措施,全国宅地供应计划也不会落空。事实上,不仅供地计划没有刚性制度来保障,每年公布的房价控制目标也没有刚性制度来保障,最后沦为可有可无的鸡肋。

    另外,地方政府垄断着土地供应、掌控着土地供应节奏,换言之,土地供应的权力完全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这样,地方政府就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来供应土地,而不是根据供地计划。比如,某新城开发区负责人表示,他们每年都控制土地供应,一般每年不会超过2000亩。如此作为,供地计划自然完不成。

    从以上分析来看,停发全国宅地供应计划至少有四大启示:一是制定土地计划或经济计划要务实,不能务虚;二是应按市场经济思维管理市场,要少些计划经济思维;三是应制定刚性制度为经济计划护航,不让经济计划成为花瓶;四是打破垄断供应才能增加市场供应,否则,垄断者就会控制供应。

    国土资源部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暂停发布全国宅地供应计划,对其他政府决策很有启示意义,即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不过,是暂停还是彻底停止全国供地计划发布,国土资源部还没有确定。如果重启这一工作,必须吸取以前的教训,不能重蹈覆辙。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