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垃圾分类:引导比惩戒更重要
刘华东
//www.workercn.cn2016-11-07来源: 大河网
分享到:更多
    本月初,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将设置垃圾“分类、分质、分时”收运试点,促进居民源头分类,同时将探索设置垃圾“不分类、不收集”惩戒试点。《工人日报》记者在北京街头看到,垃圾分类的硬件设施已经比较齐备,随处可见标有垃圾分类标志的垃圾桶。然而,不少属于“可回收物”的垃圾混在“不可回收物”的垃圾堆里。不知道如何分类,成为困扰诸多小区居民的难题。

  早在2000年,原建设部就公布了首批8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名单,北京、上海等城市位列其中,历经16年,虽然各地都积极付诸努力,但垃圾分类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到2013年年底,共设立了近30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配备了相应的垃圾桶和回收人员。虽然垃圾分类的标准越来越科学细致,但许多小区的垃圾分类仍停留在摆放垃圾桶和发放垃圾袋层面,各种分类垃圾桶仍总是填满了各类垃圾。为此,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不久前首次被写入北京城市管理规划——《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解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北京将适时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探索完善低值可回收物补助政策。

  要想培养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立法推动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不过,惩戒之外,市民的主动参与更加重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台北馆展示的“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备受关注,台北经验一时成为市井坊间热议的话题。从1996年推出“垃圾不落地”政策,台北用了不到15年就实现了“垃圾零掩埋”的承诺,一举走在了世界前列。总结台北经验,严厉的处罚措施固然不可或缺,更为关键的是注重培养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因为取消了居民区的垃圾桶,市民须将分类后的垃圾放到定时回收的垃圾车上,由此实现了垃圾分类端口前移。反观我们身边,有多少家庭配备了分类垃圾桶?

  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懈怠,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客观原因——多数垃圾清运车都没有分类,分类后的垃圾最终仍是“一锅烩”,进行垃圾分类的市民不免因做“无用功”而颇有怨言。台北经验不仅有“源头减量”,还有“资源回收”,“全分类、零废弃”正是以“全回收”为终极目标。为此,台北市将废弃物资回收作为政府废弃物处理的中心工作,并为之建立了完备的设施和制度。相比之下,单纯性的以处罚推进垃圾分类,往往容易遭到市民抵触,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至今仍令人怦然心动。要想使生活更加美好,首先就不能让垃圾为城市添堵。对于市民来说,培养垃圾分类习惯需要克服一时不便;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垃圾分类并非设置几个分类垃圾桶那么简单,关键在于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和完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