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去编制,去“用工双轨制”之弊
吴龙贵
//www.workercn.cn2016-01-28来源: 山东商报
分享到:更多

  近期,在京举办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官员说,高校、公立医院或不纳入编制管理。该人士表示,今年重点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1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

  编制的最大弊端在于“用工双轨制”,编内编外同工不同酬。在一个事业单位内部,有无编制不仅收入差距很大,而且福利待遇上也有天壤之别。干同样的活,劳动所得却按不同标准发放,这种制度性的不公实际上就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不仅会严重挫伤编外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对编内员工也未必是好事。完全可以想象,由于编制的存在,无法形成良性的竞争和激励机制,编外员工无动力,编内员工无压力,双方都不太可能尽职尽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就会造成内耗,导致公共服务效率的低下。

  种种怪象也由此而生。比如一些事业单位本来并没有承担多少公共职能,但反正有财政拨款,所以习惯于招聘大量的“临时工”,将公共职能“转包”,出了事一推了之,事业单位成了“财政养懒汉”的地方。前段时间,某事业单位,几十个人一个月的工作仅仅是“救一只鸟”,便是最极端的例子。再比如编制腐败也是突出现象。有了编制相当于进了保险箱,且没有那么大的考核压力,所以编制很容易异化为掌权者手中的牟利工具。

  编制改革本质上是对人的改革,破除附属于编制之上的身份差异。资料显示,目前我国3100多万事业在编人员中,大约有800万是医院工作人员,高校职员的占比也较大。改革启动后,将涉及上千万人的利益。取消这上千万人的编制,让这些劳动者回到按劳动价值公平取酬或许有阵痛,但能释放更多人的活力,实现更普遍的公平。

  编制改革并非政府放手不管,像医疗、教育,尤其一些本身并不盈利的公共服务部门,仍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只不过,分配的方式变了,以前是按编制分到人头,公共资源被个体所得,现在则按实际需要分配。不可否认,这同样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相应的制度加以防备,但相比之前,在制度设计上明显前进了一大步。一方面,公共资源对事不对人,分配更科学合理,提高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特别是对高校,有助于去行政化改革,逐步提升高校的独立性和自主办学能力,实现以学术而非级别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