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舒天烈:灾区需要爱心但帮忙不要添乱
//www.workercn.cn2014-08-05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更多

  面对严重的灾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需要讲精神、讲奉献,更需要讲科学。对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尊重救援的科学性,需要的是“帮忙而不添乱”。

  “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在当前的云南鲁甸,这可能是所有事情都要为之让路的第一原则了。因为救援的黄金72小时,每一分钟都有着生命的重量。

  面对严重的灾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需要讲精神、讲奉献,更需要讲科学。相信专业的力量,才能尽最大可能挽救生命。从解放军官兵、专业救援队、医疗、电力、通讯等救援力量迅速结集,到打通空中救援通道摸底灾情,再到对进入震区的车辆实施交通管制,这样的步骤,本身就需要有统筹有协调有配合,就需要从容精确的科学精神。

  更何况,鲁甸的抗震救灾,条件还尤其艰苦。道路不通畅再加上瓢泼大雨,很容易形成进不去、出不来的孤岛。昭通方面总结救援工作的四个困难,从伤员转运、道路抢通到物资缺乏,三个都与通道的畅通有关。就在近一个月前的7月7日,鲁甸还发生了多起山洪泥石流。从这一细节,也可见当地交通状况之恶劣。如果救灾指挥混乱、车辆大量涌入,很可能造成生命通道的阻塞。

  对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尊重救援的科学性,需要的是“帮忙而不添乱”。涌动的爱心值得欣赏,让人感动。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刚刚震后的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就是抢救生命,这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技能。相比社会志愿者能发挥作用的物资救助、心理救助,这在当前是优先级别最高的事。社会人士贸然前往灾区,很难保证不是“好心办了坏事”。在芦山、玉树等抗震救灾中,都曾出现过缺乏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反倒成为被救援对象的情况。

  而对于政府部门、救援机构,尊重救援的科学性,需要的则是整合资源、调配力量,让更多专业救援人员及时抵达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先搜哪儿、如何施救,哪里有盲区、哪里更严重……科学的判断、合理的谋划,对有序高效救援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的救援制度还是以政府应急救援体系为主,一定要发挥好这一制度能高效统筹的优势。

  很多专业的救灾内容,可能不是坐在电脑前敲键盘用搜索就能想象的,还需要灾区及时的信息反馈。比如,有参与直升机救援的专业人士称,灾区的水电站和高压电线等,在救灾时容易阻碍到飞机飞行,如何与电网协调提供准确信息?精确空投能有效缓解灾情,但救灾物品空投包里装些什么更合理,也需要有关专家及时商定。“用智慧挽救生命”,也体现在这些细节的考量上。

  未来几天,震区还有大雨,可能还会发生余震。救人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问题,考验着中国政府和民众挽救生命的智慧和决心。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