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肖 畅:文学奖有无猫腻就该挑明了说
//www.workercn.cn2014-05-28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湖北作协主席方方近日发微博称:“我省一诗人在鲁迅文学奖由省作协向中国作协参评推荐时,以全票通过。我很生气。此人诗写得差,推荐前就到处活动。”之后方方又提供了部分诗句,网友确定这位湖北诗人名叫柳忠秧。日前,柳忠秧回应质疑称“一切都得以法律做证据”,“读懂我的诗才有资格说话”,并誓言“要跟她战斗到底”。

  文学艺术免不了争议,一切讨论都是自由的,我们也相信好的作品经得起质疑和推敲。有没有触犯权利,是否涉嫌诬告,这也的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至于读不读得懂,这并不重要,诗歌纵然是个人心灵的独白,一旦变成出版物,就是给人看的,让人评头论足的,盛赞或者批评之声都无法为作者左右。就算不是一个作协主席,只是一个不懂文学的门外汉,想必也有资格说上几句不中听的话。

  当然,这事件不止关乎文学艺术之争,更涉及文学奖是否存在猫腻的问题。中国大大小小的奖项不少,但关于得奖门道、猫腻、作假的说法同样多,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也不能幸免。在业界,某某四处活动打通了关系而拿奖,这类传闻时或有之。在外界,普通人眼中,的确不少封奖的作品日后成为经典,但同时也有不少“读不懂”的东西披着大奖的光环走向市面,让人难辨好坏。到底有没有猫腻呢?我们无法轻下判断,但欢迎把这类事情挑明了说,让那层窗户纸捅破,把是非真假放在台面上求公断。

  文学奖奠定于一定的艺术标准,这个标准靠业界拿出来,代表着业界的共同认可,评奖往往是专业活,是“读得懂”的行家操作。形象的说,文学奖是文学界推出集体认可的优秀作品,向社会公众推广。但是,往往我们的一些行业不是艺术圈、专业圈,而人情圈、关系圈,内部没有什么共同标准,只有你好我好的一团和气氛围。作家之间虚情假意的吹捧,学者搬出前沿理论佐证败人胃口的作品,众星捧月推出的却是三流作者,这些现象并不罕见。熟人走到了一起,“客套病”泛滥,有时候根本不用去打点、走关系,人情脉络自然而然运作,评奖变成了礼品,评奖者在内部分起了果实,大家习以为常,久而久之甚至认为是自然之理。这样的酱缸文化,倒是需要冲荡一下,一些心照不宣的东西就是需要挑明了说说。

  人们常说,优秀经典是时间筛选出来的,但如果一个社会连做出真实、正直评价的行家都稀缺,连一个至高级别的奖项都可能会被乌七八糟的气氛败坏,只怕时间也只能刷选出垃圾。当一个个作家、理论家都活在稀泥里面,碍于面子,讲人情世故,在评奖桌上、在电视机前、在报纸上对一些烂俗的作品表达称赞,整个社会的文学欣赏能力都被他们干扰、拉下了。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奖的猫腻,意味着文学辨别能力的蜕化,意味着大众根本不知道当下出产了一些什么好作品,不知道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因为基本的文学严肃趣味在文学的体制内、行业内、业界内就率先瓦解了。

  把可能的猫腻、作假挑明了说,没什么不可以。是好是坏,可以自由争论,台面上明刀明枪地“单挑”,都值得鼓励。只要不活在一摊淤泥里面,熏染在酱缸里面,总还有分辨是非好坏的机会。我们欢迎方方的这类举动,也期待柳忠秧在公开回应与质辩中为自己的诗作艺术正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