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潘洪其:警惕民主生活会沦为“完美话剧”
//www.workercn.cn2014-06-25来源: 中工网—《江苏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天成 漫画

    我坦承自己“出差基本上是坐飞机,很少坐火车、汽车,在医院看病从不排队”,你反省自己“前不久家人来探望,动用了一次公车进行接站,根本原因是特权思想和虚荣心在作怪”;甲县县委书记批评县长“你对重点工作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担当意识不强”,乙县政法委书记就依样画葫芦,批评县委副书记“你工作积极性不够,服务不主动,服务质量不高,甚至遇事踢皮球”……大同小异的情节,似曾相识的句式,换汤不换药的剖析,皆大欢喜的总结,这些不咸不淡、不痛不痒的内容成为民主生活会的主题,继而成为媒体重点报道的新闻。对此现象,日前新华社发表文章将之称为多次彩排后的“完美话剧”。

    民主生活会是《党章》规定的党内民主的基本形式,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障和实现党员监督权利的重要制度渠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个别民主生活会之所以沦为多次彩排的“完美话剧”,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民主生活会制度松懈废弛,甚至长期不开民主生活会,致使这项制度形同虚设。现在突然要召开民主生活会,于是手足无措,只能临时抱佛脚,勉强安排会议,而对批评和自我批评却没有概念,只能对“批评”涉及事项、用语和措辞等进行彩排,以求在会上表演得像模像样。如果这些地方和部门的民主生活会已成为成熟制度,不但定期召开而且有实际内容,那么即便要求在同一时间集中召开,也不至于手忙脚乱,需要多次彩排或“抄袭”别人发言。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员行使参与权、批评权、监督权等各项权利,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沦为“完美话剧”的个别民主生活会上,我们除了看到领导干部之间隔靴搔痒式的“批评”,却看不到普通党员的积极参与和监督。正是在日常党内生活中,普通党员参与和实现党内民主的渠道不畅通,无从对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监督,才使得少数领导干部热衷于上演“自我表扬与相互抚慰”式的“完美话剧”。

    个别民主生活会沦为“完美话剧”,凸显了党内民主生活相关环节的短板。民主生活会只有开得求真务实、货真价实,才有实际意义,才能真正达到克服“四风”的目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