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克制对农民工“有座不坐”的高蹈抒情
朱昌俊
//www.workercn.cn2016-03-03来源: 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2月27日下午3时许,洛阳K69路公交车行至定鼎立交桥西公交站,上来一位手拿铁锨、农民工模样的中年男乘客,他走到车厢前后部交接处,坐在了台阶上,而旁边就空着一个座位。当问及有座不坐的原因时,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民工兄弟称,他也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自己身上脏,不想打扰人家。(3月1日新华网)

  这仅仅是记者的一则日常见闻,却再一次毫无意外地引发舆论关注。同情式的关注看似善意满满,却在实质上强化了城乡心理差距和身份隔阂,让旁观者多了一次抒情机会,却对改善农民工的实际处境并无用处。

  其实,农民工首先也是权利无差别的公民。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应该剔除城乡割裂所制造的道德俯视和优越感,将之还原到个人权利的角度。他们在公共视线中所呈现出的“弱势之境”,无论是讨薪的艰难,还是社会保障的欠缺,最不缺乏的正是道德抒情式的围观,相反,正是对于他们应有平等公民权利的关注与维护等“严肃”议题的参与和介入不足,才导致了在今天,人们在看待农民工时,始终难以超越道德范畴。

  其实,对任何“弱势群体”的关注,最好的视角都是平视。只有从一个平等公民的角度去打量他们,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崇高”与“卑微”,体认他们到底缺乏怎样的“关心”,又最需要得到怎样的外界关注。所以,不妨克制那些貌似“自然流露”的对农民工“有座不坐”的高蹈抒情,这更是一种尊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