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两会瞭望】厉害了! 就业“逆势上扬”的底气从哪来?
罗 娟
//www.workercn.cn2017-03-0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就业“逆势上扬”、不减反增,主要归功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经济体量大、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就业,以“双创”为代表的改革红利,以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亮眼的“就业成绩单”见证了中国经济勃勃生机,彰显了深化改革的可喜成果。

  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看涨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继2014年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从900万提高到1000万之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此目标提高到1100万。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背景下,2016年我国就业增长超出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1.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2%,为多年来最低。

  厉害了!就业“逆势上扬”、不减反增!

  新增就业主要在哪些领域?新增就业目标1100万,底气从哪来?百姓将从这一增长中获得哪些福祉?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亮眼的“就业成绩单”主要归功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经济体量大、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就业,以“双创”为代表的改革红利,以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经济增速这几年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合理区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名列前茅。经济“蛋糕”做大了,就业的容量就扩大了。有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GDP增长一个点,平均拉动就业100万人;“十二五”期间GDP增长一个点,平均拉动就业170万人;去年GDP增长一个点,拉动就业超过190万人——互为表里,就业指标反映了中国经济呈现出蓬勃生机。

  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优化对就业的拉动能力明显增强。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而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平均要高出第二产业20%。经济的多样性与活跃度,使得劳动者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网约车、共享单车、外卖小哥、上门洗车……新事物和新职业不断闯入人们的生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去年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3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增市场主体对于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4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本届政府将事关百姓生活与希望的就业看作头等大事。最近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分别出现29次、23次、25次和27次。与之对应的是,城镇新增就业连续4年超过1300万人。

  全面推开“营改增”,让这一税制改革“推动服务业发展、带动大量就业”;扶持被称为“就业容纳器”的小微企业发展;想方设法为企业减税减负……就业已经同GDP增速和CPI一起,成为本届政府制定宏观政策的首要参考指标之一。

  坦诚地说,就业“逆势上扬”,对于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属不易。亮眼的“就业成绩单”见证了中国经济勃勃生机,彰显了深化改革的可喜成果。

  政府工作报告预计2017年仍有1500万左右新成长劳动力进入市场,加上去产能行业职工转岗需求有所增加,今年的就业压力依然不小。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促进就业最有效的办法依然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为本的市场化改革。

  唯有改革才能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催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唯有改革才能协调好经济转型与就业增长的互动关系;唯有改革才能释放并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人们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确保就业这一“最大民生”,为广大百姓构建起幸福生活的“加油站”——新的“中国传奇故事”已经在路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