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医生为何不愿让子女从医
//www.workercn.cn2014-08-05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医生为何不愿让子女从医

本网评论员 赵昂

  根据医学专业网站“丁香园”发起的一项对3860名医务工作者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8.0%的受访者会力阻自己或亲友子女报考医学院校,而建议自己或亲友的子女学医的仅占3.0%。医务工作者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从医,其实反映的恰恰是医务工作者对自身工作环境和职业待遇不满。根据调查显示,如果能够重新选择职业,仅有一成的医生会选择继续从医,其余的人则被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专业吸引。

  导致医务工作者对自身工作不满的原因大致有三,其一是对收入的不满。医生的唯一来源就是医学院的毕业生,是同届学子中的佼佼者,毕业后经过多年临床实习、住院进修方才能独立接诊和手术,个中辛苦不言而喻,加之其工作的技术含量和压力程度、对社会的贡献度,医生理应得到与劳动相称的报酬。

  但是,我国医务工作者的收入却与他们的学历层次和工作付出、社会贡献并不相符。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为85307元,而卫生工作者平均年工资为102295元,仅为全市平均工资的1.2倍,采矿业工资的1.3倍。而在发达国家,医生工资一般为社会平均工资的3-5倍,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美国医生的平均年收入是17.4万美元,医生收入是普通人收入中位数的3.95倍。即便在发展中国家印度,医生收入也是数倍于平均工资。

  医务工作者对工作状态不满的另一原因是压力过大,由于医疗资源在各地之间配置不均,缺乏有效的分级转诊制度,导致我国医疗工作者工作强度超乎想象。据《广州日报》报道,我国医生生存状况堪忧,近七成医生曾连续工作36小时。几乎全部医生都处于无规律的生活状态,83%的医生中午不能按点吃饭或只能飞快吃饭,97.5%的医生每晚平均睡眠低于8小时。

  并且,由于相关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尚不健全,致使医生的辛苦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尊重,反而让医生成了医患矛盾中的受害方之一。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数字显示,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量是73亿人次,同年,统计到的医疗纠纷是7万件左右。而据中国医院协会去年发布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报告》显示,2003年至2012年,我国共发生恶性暴力伤医事件40起,其中仅2012年就发生11起,远远超过前面数年的总和。每年每所医院发生的纠纷案件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2012年的27.3次。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显示,70.7%的医师将“医疗纠纷”、“患者的期望值太高”等列为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远高于“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的选择率。

  目前,由于从业环境不佳,医学专业已经开始遇冷。我国目前每年毕业60万医学毕业生,但其中只有10万人最终选择成为医生,六分之五的医学毕业生放弃“白大褂”,另谋他业。教育部的数据则显示,医学类院校平均录取年每年都以5%左右的降幅下降,报考人数也大幅度下降。由于医学院毕业生是医生的唯一来源,长此以往将导致我国医疗人才储备不足,影响全民健康。

  改善医务工作者的从业环境,吸引有志人才悬壶济世,在提高医务工作者相应待遇的同时,也应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放开多点执业、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等诸多措施,使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充分均衡,并通过建立健全相应医疗责任调解和保险机制,来为改善医务工作者从业环境保驾护航。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