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MBA招生乱象源起何处
//www.workercn.cn2014-01-16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MBA招生乱象源起何处

本网评论员 赵昂

    1月12日,教育部派出工作组对于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哈尔滨理工大学考点出现通讯工具作弊事件进行专项督查,该校已经被暂停2015年MBA招生工作,相关责任人也已被停职,对于一些培训机构参与其中,黑龙江省公安厅已经按照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立案侦查,开展侦破工作。

    而据广州日报报道,哈尔滨理工大学的MBA招生乱象并非孤例,一些培训机构针对MBA招生考试,兜售作弊工具借机敛财,甚至存在一些培训机构开出4.8万元学费的天价“保过班”,据称可以“打点关系”。

    为何在号称史上最严的2014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MBA招考即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招生考试会出现如此乱象?

    因为在现阶段,MBA是在职人员取得研究生学历证、学位证的唯一渠道,且因这一专业学费不菲,对于高考而言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双证制度,学历证和学位证分开,正规的全日制统招统分研究生采取的是“严进宽出,先考后学”的模式,入学需先在当年1月份通过国家统一的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之后方可就读,修满学分毕业后可以拿到学历证和学位证两个证。但在职研究生则采取的是“先学后考”模式,学生只要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就可以申请在任何一所高校在职读研,完成课程后可以获得结业证书,拥有“研究生同等学力”,其中拥有学士学位满3年者可以参加每年5月份举行的同等学力申硕全国联考,通过者可获得研究生学位证,但不能获得学历证。

    也就是说,虽然在职研究生的入学难度低于统招研究生,但是毕业时却没有学历证。对于许多需要学历证作为职务提升、职称评定的人而言,读在职研究生无法成为达到“镀金”目的,读统招研究生不仅入学较难,而且要放弃工作,得不偿失。

    但是,读MBA可以破解这个问题,MBA不仅可以在职攻读,而且由于是采用“先考后读”模式,考中者享受统招学生待遇,因此可以得到学历证和学位证两个证,甚至可以办理户口、组织关系转移,在毕业时甚至还能拥有派遣证,享受应届毕业生待遇,便于跳槽。目前除MBA外,并无其它渠道可以将“在职读书”与学历证“兼得”。这也使得许多人不论自身工作是否与工商管理有关,也不考虑自己是否对工商管理有所兴趣,争相报考MBA,导致MBA考试持续升温。根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的统计,2014年报考在京单位的研究生中,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最多,占全部考生的一成左右。

    而且,MBA学费绝非小数目,一般高校的MBA学费在七八万元到十几万元之间不等,是统招研究生的数倍之多。一些高校为了多招学生赚取学费,不惜降低培养门槛,而MBA的招考难度本身也低于统招研究生。但是,为了获得职务提升、职称评定的机会,尽管近年来MBA学费涨价幅度不亚于一线城市的房价,报考者依然趋之若鹜。

    而拥有本职工作的考生本身只是为了用MBA的学历来镀金而非在意知识能力提升,报考者鱼龙混杂,能力参差不齐,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考试复习,只求轻松得到一证。校方的增收需求与学生的镀金需求不谋而合,加之监管不严,MBA在考试和培养环节“放松注水”甚至违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有不少学校开设针对全国统考未通过者的SMBA,可以先行跟读,之后再通过国家统考,总之,为了赚到学费,学校“放水”方法不一而足。一些培训机构也趁机浑水摸鱼,甚至与招生方勾结牟取利益,在他们眼里,拥有多年工作经验且即将支付高额学费的MBA考生和普通统招生相比,实属有油水可榨的“土豪”。

    破解MBA乱象,一方面是有赖于教育部门加强监管,尽快对MBA的招生、培养方式规范化,提高MBA的录取门槛,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体制内单位,转变“唯学历论”的用人观。否则,只要有学历需求存在,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去通过各种渠道“金钱换文凭”。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