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逸夫楼”代表了一种精神
//www.workercn.cn2014-01-08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逸夫楼”代表了一种精神

本网评论员 毕振山

    在中国,如果说有一种东西是各地大学生所共有的,那么这种东西很可能是“逸夫楼”;在记忆中,如果说有一个名字贯穿了学生们的读书生涯,那么这个名字很可能是“逸夫楼”。“逸夫楼”不是完全一样的,它可能是教学楼,也可能是图书馆;但“逸夫楼”又是一样的,它代表着一种尊重教育、重视人才的精神。

    1月7日,“逸夫楼”的捐赠者邵逸夫在香港去世,享年107岁。邵逸夫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过逾千部华语电影;他于1980年出任香港“无线”董事局主席,旗下的电视台收视率多年居当地领先地位。他还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成立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邵逸夫奖”。

    邵逸夫曾说过,“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早在1973年,他就成立了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从1985年起,邵逸夫将目标转向中国大陆,每年拿出1亿元支持公益,尤其是教育事业。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多年来他一共向大陆捐赠了34亿港元,兴建了5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其中就包括遍布全国的“逸夫楼”。

    作为一名多年位列香港超级富豪榜的富豪,邵逸夫对教育和慈善的贡献让人钦佩。虽然他去世了,但他留下的一座座“逸夫楼”还在。“逸夫楼”不仅代表着他的慈善精神,也为其他人树立起了一个标杆。

    或许有人会对邵逸夫处处留名的做法产生非议,认为他在做好事的同时也不忘名利。但实际上,邵逸夫在其他方面的成功已经为他获得了足够名利,“逸夫楼”也没有想象中的高调,很多楼上甚至连邵逸夫的介绍都没有,很多学生也不知道“逸夫”是谁。如果说“逸夫楼”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很多人知道,有一个热爱教育的人,他在全国各地建了很多“逸夫楼”。

    这或许正是邵逸夫做好事留名的本意,他既是在完成自己的愿望,也是在做给别的富豪看。他希望有钱人都能够像他一样重视教育,并像他一样将钱财投入到教育中去。他希望有更多以其他名字命名的楼出现。可喜的是,有包括美籍华人唐仲英在内的许多人加入了邵逸夫的队伍;可惜的是,还有很多富豪沉迷于争夺家产等豪门恩怨。

    邵逸夫的慈善事业不仅限于中国大陆,还包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他的捐赠范围也不仅限于教育,还包括科技、医疗等领域。但最能体现和传承他的慈善精神的,或许还是“逸夫楼”,这应该是他的墓志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