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培养扶贫干部需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栖寒
//www.workercn.cn2018-01-26来源: 多彩贵州网
分享到:更多

  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的意见》,我省启动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突出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力争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确保深度贫困县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日报)

  不管是对公司来说,还是政府部门,培养干部队伍都是做好工作的前期工程或基础。特别是在当下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扶贫工作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培养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全能型扶贫干部,对于促进扶贫队伍干部的建设,提升扶贫干部的综合素质,确保2020年6000多万贫困户全部脱贫的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培养扶贫干部需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培养扶贫干部,需在“教育引导”方面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培养干部可以通过集中专题培训、交心谈心、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端正干部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基层观”和“政绩观”,培养锻炼干部实干兴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大力宣传扶贫队伍中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和鼓励广大扶贫干部到基层到困难群众的身边建功立业、增长才干。

  培养扶贫干部,需在“考核奖惩”方面下功夫。脱贫攻坚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主阵地,作为干部展示才华的竞技场,作为干部培养选拔的主渠道,加强对扶贫干部的监管考核,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因此,扶贫工作开展的如何?干部工作成效如何?履职是否到位,都应该是对扶贫干部考核的内容。对不胜任、不适合、不履职、不作为的扶贫干部,应实行召回管理,视情况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调整;对在脱贫攻坚中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造成恶劣影响、资源严重浪费、生态严重破坏的,要终身追究责任。

  培养扶贫干部,需在“畅通出口”方面下功夫。扶贫干部不想到基层扶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扶贫后的“出路”没有信心,认为扶不扶贫对自身的工资和晋升并没有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关于扶贫干部要在培养使用、表彰奖励、待遇补贴、人文关怀、抚恤救助等方面充分保障,激发其工作热情,让扶贫干部流汗不流泪。特别是要畅通扶贫干部扶贫后的“出口”,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例如,扶贫干部在任职期满圆完成扶贫工作任务,经考察表现优秀的按干部管理权限享受晋升或者提高经济待遇,让干部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重视和关爱,激发他们更大的工作热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