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31份提案背后的“功课”
胡卫
//www.workercn.cn2016-03-16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今年全国两会,我准备了31份提案。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有几位记者都问我:这么多提案是怎样做出来的?有几位委员甚至表示诧异:你哪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在这里,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具体来说,我的提案主要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是对去年提案的延伸和发展。比如去年两会,我提交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这一提案,其中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譬如,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伦理和信仰,强调“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入则孝悌,出则忠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理念,其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我建议,要通过国家层面重视制度建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序推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该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47个重点督办提案之一。

  然而,去年两会结束后,我从大量调查中发现,为了应付教育行政部门检查,一些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比如重说教灌输,轻入耳、入脑、入心等。针对这一问题,今年两会,我提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讲究实效》的提案,提出不能简单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书本,还要创新、转型,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从耳提面命式的说教,转变为环境浸润、体验感知、实际操作的平等互动式的教育。要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科教育,不能仅采用讲道理和说教的方法,还要会编织故事,用故事去感染人、打动人;不能只靠书本,还要通过调查研究、做志愿者等体验式活动,让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第二种来源是立足本职,把教育研究与参政议政结合起来。我从事教育研究二十多年,一直密切关注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领域。今年我提交的教育类提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扶贫攻坚,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是民办教育改革。此外,部分提案还涉及考试作弊入刑、择校热、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等。其中不少都是发挥我个人多年来的理论研究优势,由研究项目成果转化而成。

  还有一种来源,是发挥党派界别优势形成提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的一员,有责任反映其所代表的界别的呼声和诉求。我担任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民进上海市委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会定期组织参政议政沙龙,把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召集起来,围绕发展中的难题进行研讨,通过这种大家一起思维碰撞、激荡火花的形式,分享智慧,形成意见。讨论过后,我组织撰写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提案。

  提交提案、建议是代表委员履行职责的重要形式,倘若仅靠一己之力,闭门造车,肯定难以形成高质量的提案、建议。我个人以为,唯有开拓参政议政平台和空间,依托政府、科研院所和社会资源,密切联系界别群众,综合反映和分析社情民意,汇聚多方的力量和智慧,才能提出接地气、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