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董碧辉:讲道德,不如讲法治
//www.workercn.cn2014-08-19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因为金银花和山银花的问题,原药监局局长被人实名举报。举报这事好像会被传染,8月18日,药监总局多位现任官员又遭遇实名举报。举报人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村医马文芳和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依生药业董事长张译,被举报者是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吴浈,以及药审中心副主任尹红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沈琦。

  制药企业和药监局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审批与被审批的关系,闹到了实名举报的地步,这值得深思。让张译站到举报席上的是疫苗审批的那点事。河南依生药业早在2006年就向药监总局提交了新药“流感全病毒鼻腔喷雾剂灭活疫苗”的临床试验注册申请,并获得审评中心认可,但被药监局注册司退回重新审评。2010年,尹红章在任时,审评中心依然没能通过该药的审评,而且是在拖了2053天之后方才放行。另外,张译还申报了25批狂犬疫苗审批签发,5年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只能看着价值约3000多万元的疫苗过期销毁;而2012年到2013年申报的117批合格疫苗,也由于审批签发问题,造成了将近4亿元的损失。

  对于申报的疫苗,“不予以签发”,法律依据是什么?食药监总局避而不谈。依生药业称企业坚持要依法办事,食药监总局却强调道德控制,认为这家企业有过疫苗抽检不合格历史,所以不予签发。你跟他讲法律,他跟你讲道德。这本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调侃的段子,可当它真真切切地在现实中发生时,还是充满了魔幻感。作为政府机构,食药监总局原本应该置身于法律的栅栏之内,规规矩矩按法律办事,该审批就审批,该拒绝就拒绝,这是硬杠杠,清晰、透明、公正。可是人家却祭起了道德大棒,好像临空降下一场大雾,视野被遮挡,边界被模糊。

  道德大棒任意挥舞,到底是严之又严的监管责任使然呢,还是要砸出什么东西来,不得而知。按照如此严格的监管思路和体系,如果企业生产的疫苗出现问题,应该在进入市场之前就被控制。但事实却是,江苏延申和河北福尔2008年7月到10月间生产的7个批次人用狂犬病疫苗都有问题,却顺利通过审批签发,流向了全国27个省,两家企业的生产直到2009年底才被叫停。这不禁让人疑惑,难道讲道德也是分对象、看企业的,还是说对那些问题疫苗企业,光讲了道德,而忘记了讲程序讲法律?可从结果来看,光讲道德是靠不住的。

  食药监部门在国家各部门中,属于和民众健康息息相关的重镇。无论是食品还是药品,民众都希望别出什么问题。从这个角度讲,一个严格履行监管责任、严谨按照法律规章办事的食药监局是民众希望看到的。但是对监管的严格要求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使用你手中的监管权力和自由裁量权。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金银花命名事件,还是这次举报暴露出的疫苗审批事件,都让人隐隐约约地看到权力被不正当的使用。

  食药监总局的一些领导,显然还没弄清楚一个问题,审批与被审批的关系,赋予他们的职能不仅仅是监管,还有服务。监管不能伤害到企业的正常的经营生产秩序,强调监管责任不是意味着要把企业都弄死。假如一个产品的审批要拖个四五年,有哪个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讲法律,反而是企业求着他们依法行事;讲道德,你能说拖了人家5年没任何答复,真的是出于公心,真的坦坦荡荡正大光明?讲责任,问题食品和药品频出,监管其实是不到位的。道德的口子是自己掌握的,执法的尺度是可以随意变化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尽职尽责两不耽误地做好审批与服务工作,你信吗?

  让道德的归道德,让法律的归法律,当权力被滥用,被当作私器,只能靠法律去约束、去制止那些不道德的手段、不正当的交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