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碎片化时空下纪录片的生存之道
王 瑜
//www.workercn.cn2018-06-1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6月12日,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之“走近年轻人记录新时代”纪录片论坛举行。在当下观众注意力呈现“碎片化”的情境下,纪录片发展的新业态和新趋向再次引发业内人士热议。

  新世纪以来,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对传播环境和受众心态带来颠覆性改变。尤其是注意力资源开启从过剩向稀缺的转向。这些都成为纪录片面临的严峻环境和挑战。事实上,传统纪录片在遭遇网络时代时面临着转型的阵痛,如何在急剧变化的新媒体传播环境和观众欣赏习惯中,找到有效的引爆点,成为业内公认的难题。

  当观众从单一观影渠道的被动接受者,变为多元化视听资源的主动选择者时。这种注意力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稀缺资源。在以几何级指数增长的庞大网络视听资源库面前,人们每天面临的选择和诱惑实在太多,甚至有些无所适从。换言之,在视觉资源极大丰富的前提下,怎样才能在万花丛中显出自己的特色,呈现一种新鲜新奇之感,让人眼前一亮?如何在一两分钟甚至更短时间留住“上帝们”挑剔的目光,使他们心甘情愿留在页面?几乎成为所有网络资源在碎片化时代需要解决的通用命题。

  相比之下,纪录片比其他片种显得更为严肃高大。与那些玄幻穿越和动作悬疑等可虚构的视听作品相比,纪录片本身的逻辑和呈现的内容更倾向于跟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根本区别或许恰恰在于其非虚构属性。纪录片要求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这种强调传达真实的天然特质,决定了其要想在一个关注度呈现碎片化的格局中获得观众的认可,比其他影片难上加难。

  虽然不易,现实中却并非不可能。尤其最近两年,不少积极成功的案例用实际效果证明,在当下社会环境和传播生态中,纪录片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其在观众心中依旧拥有市场,可占有一席之地。

  比如日前收官的国内首部真人秀观察式纪录片《这就是舞者》,便取得不错成绩,累计播放量近2亿次。这部针对《这就是街舞》节目量身打造的纪录片,采用全新视角和讲述方式,俘获大批年轻观众。

  此前3月,大型新闻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一经登陆全国院线,便掀起各年龄层观影热潮,以致上映当天便创造中国纪录电影首日票房纪录。

  真正的全民网络爆款,或许应归属两年前推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时并未产生多大反响的片子,居然在年轻人偏爱的网络互动社区B站一炮走红。要知道,这个网站7成以上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一度领衔00后10大新鲜关注APP榜首。

  这些现象级的传播效应,为当下纪录片创作提供了绝佳范本。即其必须要符合目前主流的受众尤其年轻网友的视听偏好,不仅要了解和洞悉他们每天的生活状态和关注焦点,更要切中和契合其内心的审美情趣与观影痛点。

  也许正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主创人员所言,片子可能正好适应了当代年轻人渴望的一些生命的状态,“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择一事忠一生,一些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特别是有闲有生命的质量完成这件事情。”片中这些以修缮文物为工作的人们的可爱触发和感动了年轻人。

  这也正是信息接收碎片化的社会中,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差异之处。在新媒体环境中,对于个体价值的肯定以及观众的细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其可能恰恰是纪录片的全新发展机遇和蓝海之所在,那些题材定位精准和主打圈层明晰,且符合年轻人审美偏好和欣赏习惯的纪录片,将更容易获得追捧,成为流行网络的爆款。

  一个利好的消息是,中国纪录片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不错态势。据此前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39.53亿元,年生产总值为6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这无疑也为纪录片更好地拥抱当下提供了基础便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