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动世界的“奶酪”靠什么?
陈 华
//www.workercn.cn2017-12-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直以来,单反相机镜头都是日本、德国独霸天下,其他国家的企业不敢轻易涉足,以免得不偿失、折戟商海。一定程度上这也是衡量制造业企业实力的某种标准:谁能在全球同类产品中厉害到让别人高攀不起,谁就是老大。

  中国制造,绝不应再是低廉物品的代名词。问题是,身处劣势,是暗自神伤,还是披荆斩棘向希望进发?

  就拿单反镜头来说事儿吧。

  在安徽合肥,有一家企业不服气,立志要动一动单反镜头世界的“奶酪”。而且,还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他们在向单反镜头领域发起冲击之初立下两个目标:一是绝不“山寨”;二是要做就做最好。

  3年左右时间,他们基本上实现了自己之前确立的“小目标”。在这些名叫“老蛙”的镜头中,有一款60mm微距镜头,世界首次实现了2倍放大率;有一款15mm镜头,世界首次将超广角、移轴、微距三种功能聚集在一个镜头上;还有一款12mm超广角镜头基本上实现了“零畸变”。

  每年2月在日本横滨举办的日本国际摄影器材与影像展览会,是全球顶级的摄影器材展。就是在这个有着摄影器材界“华山论剑”意味的展览会上,“老蛙”镜头让尼康、佳能、蔡司、徕卡这些顶级摄影器材商家代表长时间驻足观赏,有的甚至在试用后“惊讶得跳起来”。不少厂家也因此感受到了中国制造带来的危机感。

  有些时候,中国制造欠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精神;不是能力,而是魄力。

  “老蛙”镜头的创始人丁红兵在创业初期曾经到访过国内多家老牌的相机镜头制造企业。当他看到很多国内企业里“闲置”的高端设备和研发人才时,他说“自己的眼睛都红了”。

  一开始,丁红兵的优势是拥有一个由国内镜头设计专家和光学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不过他既没有高端的成体系的生产制造设备,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供他去“任性烧钱”。甚至在拿着设计图纸找精工件加工厂商、找玻璃制造厂家打样时,他也四处碰壁。有人直言不讳:最好不要冒这个险!

  在创业最艰难的时候,丁红兵身上的“企业家精神”开始发挥作用。有时候,研发团队还沉浸在攻破上一个难关的喜悦中,下一个难关又出现了。渐渐地,难关一个接一个被攻克,丁红兵说,这是“企业家精神”中的不服输精神。就在身边绝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他的时候,丁红兵认为认准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他说,这是“企业家精神”中的冒险精神和坚持精神。

  成功的光环人人可见,但背后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才最清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老蛙”产品开始在网上畅销时,市场上很快出现了仿冒“老蛙”镜头的“山寨货”。有一个“作弊者”甚至盗用了一张用“老蛙”镜头拍摄的照片去参加一个由国外某知名品牌镜头发起并只能用该镜头拍摄的摄影大赛。直到作弊者获奖且照片在网上公布后,这场作弊才被戳穿。

  曾有一家德国企业看到了“老蛙”的实力,主动提出和“老蛙”开展OEM合作,也就是俗称的“代加工”。丁红兵坚决拒绝,他的理由是:品牌是通过积淀形成的,我不想走捷径,我要让世界认识到我们的中国制造。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