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让民间乐谱世代流芳
吴丽蓉
//www.workercn.cn2017-09-2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梅兰芳工尺记谱。中新社 陈立宇 摄

    

  音乐要传诸后世,须依赖谱本。

  意大利人发明了五线谱,法国人发明了简谱,中国人则发明了工尺谱(“尺”音“chě”)、减字谱和韵律谱三种乐谱。

  起源于唐朝的中国乐谱最初为手抄本,辗转相传。然而,许多乐谱未有印刷,消失与损毁的情况堪忧。在三类传统音乐(即古琴音乐、戏曲音乐和各地乐种)中,古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曲谱均得到过刊印保存,而地方乐种的手抄谱本则大量散失在民间。

  近日,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编撰的《中国工尺谱集成》(10卷本)出版,其收集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地方乐种的手抄谱本。该书的出版是一项浩大的考察中国民间音乐传承、见证民间音乐生态体系的重要工程。采访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工尺谱集成》总主编张振涛向记者讲述了收集和传承民间乐谱抄本背后的故事。

  一家一家找,一页一页抄

  相比于被汇集刊印的古代正统音乐典籍,民间工尺谱此前一直未得到系统整理和出版。地方乐种工尺谱的流传,千百年间,有赖于民间抄谱人的抄写辑录。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南头村音乐会老一代会员樊广印,便是一位令音乐家们肃然起敬的抄谱人。1970年至1985年,他用了整整十五年,将七套大曲分抄于七册乐谱上。1995年去世时,他嘱咐后人一定要将乐谱传下去。

  而更多的情况是,许多散落在民间的地方乐谱,未受到良好的保护,极易失传。西安鼓乐著名乐师安来绪的谱本毁于一场火灾,河北雄县大马庄音乐会的乐谱也毁于天灾……这些事情在音乐家们听来,“心像是被锤子击打。”

  199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开始进行“冀中京津民间音乐会普查”。他们每到一家乐社,第一件事就是打听有无谱本,若有,则想方设法进行资料的保存。

  那时冲洗照片价格高昂,用相机拍照记录谱本并不是他们的选项。“‘中国图片社’冲洗一张彩照要一元钱,那时我们的工资才100多元,冲洗两三个胶卷就没了。”张振涛说。于是,他们只得采用原始方法,对着那些幸存的民间抄本,一页一页进行抄写。

  在抄录过程中,以曲谱品相为标准,可以看出不同乐社传承的深浅来。根据曲谱的质量,还可对它们进行分级,有利于判断哪些具有更大的价值。

  这样的抄录,让张振涛记住了许多大曲和曲牌名称,也让他萌生了将民间工尺谱本合并汇集的想法。他认为,乐谱包含的乐律学信息,在听觉上虽不及口头韵唱和演奏生动,但在可靠性方面,却是后两者难以比拟的。

  有了守护,传统音乐就不会消失

  在张振涛看来,民间谱本与中国音乐研究所从旧书店和书摊上收罗的民间唱本一样,都是正统 “目录学 ”“版本学 ”不予登录的底层文献,许多“藏书家 ”“藏书楼 ”也看不上,但却是传统音乐的无双谱。这些谱本是历史的遗珠,有着珍贵的价值。

  民间抄本由民间乐师依照师傅嫡传的墨本、父辈祖传的曲本,辗转续抄、代代相传,它们是民间音乐的活态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根据艺人演唱、演奏的乐谱,可以译解谱字写法完全相同的千年前的乐谱,从而恢复古曲原貌。

  新中国成立以来,音乐学家便开始有目的地收集各地的民间手抄谱本,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和各地音乐研究机构保存了大量这类乐谱。这些谱本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为中国音乐学提供了有实践依据的活态文本。留存至今的谱本,讲述了一部传承者与保护者的故事。由此可以理解音乐与民众生活的关系,理解音乐在民间仪式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及价值。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音乐消失的速度,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如今,民间谱本终于像古代正统典籍一样汇集刊印,以新的面貌进入了新的时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