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关注“暂停雾霾预报”背后的舆论关切
毛建国
//www.workercn.cn2017-01-2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由于公众看到或者怀疑雾霾预报可以人为操控,才表示了关切。平息公众焦虑,需确保实事求是,不给弄虚作假任何空间。

  日前,一张关于气象部门“暂停霾预报预警业务”的图片在网上流传,据媒体求证,中国气象局正在与环保部制定统一的发布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目前,联合会商的工作机制正在征求意见,不久之后将公布。(见1月18日《法制晚报》)

  气象部门“暂停雾霾预报”,是有原因的。以往,曾发生过同一时间里,气象台发布霾橙色预警,而应急办则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的尴尬。两个版本的预报预警,对应的发布单位、发布流程、发布标准等不尽相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认知的混乱,也给相关部门工作造成了被动。气象部门不再发布霾预警预报,意味着两部门正在进一步厘清职责划分,避免在公开发布中出现两种口径的预警引发误解。

  舆论对气象部门突兀地“暂停雾霾预报”表示出了强烈关注,一度登上热搜榜首,甚至产生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质疑和焦虑。这样的关切有必要引起关注。

  一段时间以来,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人们都对雾霾问题高度关注。只要雾霾依然严重,公众就必然会持续关注相关预警、预报,稍有“不对劲”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在雾霾预报中,人们最关心的是预报是否准确、有没有公信力。有人担心,公众对于雾霾的重视,未必就会倒逼预报精确,甚至有可能产生弄虚作假。比如,去年陕西西安市长安区空气监测站采样器“戴口罩”导致数据异常事件,引发舆论关注。这样的弄虚作假,是仅此一家吗?

  正是由于公众关注雾霾,而且看到了或者怀疑雾霾预报可以人为操控,才对“暂停雾霾预报”表示了关切。因而,想要平息公众的焦虑,一方面需要加大治霾力度,让公众看到雾霾进入可治理状态;另一方面要确保雾霾预报实事求是,不给弄虚作假任何空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