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卜小芮:读懂调侃雾霾背后的民意
卜小芮 包存宽
//www.workercn.cn2015-11-11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我国东北三省地区遭受重度雾霾袭击,辽宁省除丹东以外的13个城市均为重度污染,沈阳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为六级严重雾霾污染。11月8日沈阳全市PM2.5均值一度达到1155微克/立方米,局部地区浓度甚至突破1400微克/立方米,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安全浓度的56倍。城市天空被灰白色的雾霾笼罩,能见度不足百米,空气中有明显的烟雾味,很多市民都出现明显的不适感。

  东北的持续“重雾霾”天气引起了媒体及群众的广泛关注。虽然网上不乏“天空飘来五个字”之类的段子,但在调侃背后,无论是身处雾霾之中的东北人,还是暂且在此次雾霾之外、却保不齐什么时候也会身处另一场雾霾的外地人,都无不表达出对于“常态蓝”在内的环境质量改善的渴望。

  此次的东北强雾霾天气属于突发性的空气污染,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早在11月8日立冬之前,东北大部分地区就进入了采暖季,11月9日的雨雪和大幅度的降温进一步提升了供暖需求,燃煤量明显增加,无疑增加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而同时,近几日东北三省的天气状况为静风及逆温天气,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空气中的污染物大量聚集。此外,在11月8日降雪前,东北一些农村地区又进行秸秆突击燃烧,进一步增加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最终导致了此次的“重雾霾”天气。

  从世界历史看,东北的“重雾霾”天气并不是个例。回顾西方国家的历史,像英国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美国的洛杉矶烟雾事件等,可以发现雾霾现象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而来的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普遍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也是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才基本解决这一问题的。就目前来说,治理我国当前的雾霾问题不能“病急乱投医”,而是应当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

  首先,应该加快地区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逐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降低煤炭的使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政府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建立更加完善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应对雾霾天气,及时公布环境质量及污染信息,减少敏感人群的暴露,降低雾霾天气对于人群的不利影响。此次东北三省遭遇“重雾霾”,虽然政府发布了预警,但是公众知晓度却不够,而且相应措施也没有及时跟上。

  最后,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治理雾霾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去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状况,公民应当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绿色出行、低碳环保,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1月份我国北方陆续进入采暖季,未来几个月内还可能会不止一次地出现大范围的强雾霾天气。这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人们期望看到包括“常态蓝”在内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即便一时未能实现,至少能感受到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方的切实努力、看到改善的希望。

  当下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不再过度追求GDP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对解决当前的雾霾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希望全社会能够抓住这个契机,争取早日告别“重雾霾”,走向“常态蓝”。

  (作者分别为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教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