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电影里看奥运
不曾遗忘的故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刘洋
//www.workercn.cn2016-08-1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08年,根据刘长春的事迹改编的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上映,如同曾被长期遗忘的历史一样,这个本不应该被忘怀的故事,很长时间以来似乎被大众遗忘了。当体育健儿们马不停蹄地为国家摘金夺银的今天,回首历史,我们实在不应该忘记第一位正式参加中国奥运会的运动员刘长春。1932年7月8日,他自己一个人代表祖国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不论结果如何,这一行为本身就在中国参奥的起跑点上竖起了一座历史性的纪念碑。

  在观众们眼中,体育赛事太好看了。当奥运赛事如火如荼的进行之时,它高潮迭起的戏剧时刻、运动员们激烈的竞赛冲突和国家之间的赛场对抗不但刺激,还能激发观众们的爱国情绪。相比电影,奥运会直播不但同样具有仪式感、未知性,还能同电影一样为大众源源不断地生产明星。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要拍摄体育电影呢?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或许没有奥运直播精彩,甚至时而略显平淡。但是从讲好一个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人自己声音的角度来说,它却有着文化自信的价值。影片虽然为奥运献礼而拍摄,但却没有表现任何的金牌膜拜,也并未突出赛事的紧张激烈。相比好莱坞励志体育大片结尾时胜利的欢腾,在这部电影的结尾,主人公刘长春克服万难终于站在了奥运跑道之上。万籁俱寂,等待着枪响那一刻,影片戛然而止了。这似乎是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但其实影片已经说出了所有的故事,说出了真正的中国故事——百折不挠,民族自强的国人单枪匹马的代表自己的国家参加了奥运会,这就是奥运精神在中国的“落地”。融入国际大家庭离不开参与,理解和友谊必然体现在对体育精神的践行与推广之上。

  影片艺术化地加工了刘长春的真实生平:本来做胶鞋生意的父亲由于日军侵占大连而被迫回乡务农,全家九口的生活负担,练就了长子刘长春的“兔子腿”。由于自己的特长,他被发掘进张学良创办的北陵体育训练基地。为培养刘长春,张学良专门为他聘请了德国田径队冠军布奇做教练。但是,“九一八”事变以后,刘长春虽然身为东北大学的学生,伪满政府却设计要他代表“满洲国”参加奥运会的比赛。在妻子姜秀珍的帮助下,刘长春躲过追捕逃到了北平。但是,虽然他报名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国民政府却无法给他提供出国的资金。历经挫折,刘长春终于求助张学良以八千大洋资助他的海外之行。经过21天的海上颠簸,虽然坚持在风浪中锻炼,刘长春的体力仍被极大地消耗了。影片结束于刘长春起跑前准备一刻的定格,并不是因为他在小组赛中被淘汰的结果,而是试图让观者铭记中国首次正式参赛奥运的意义。正如影片台词中刘长春的那句质疑的话,“难道我们只是为了取胜才来参加奥林匹克的吗?”对当时的中国来说,那份“走出中国,参与世界”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刘长春再次出征,虽然仍未获奖,但他对奥运精神和体育事业的坚持却一再体现着国人坚韧的品格。晚年,在大学里从事体育教学的刘长春一直坚持晨跑,1983年,本已列入1984年中国奥运代表团名单的刘长春在晨跑不适后被送入医院不久后病故。当年一个人远赴重洋的拼搏如今已经换作了亿万国人身在体育大国的骄傲。奖牌狂欢的喧嚣之外,《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所体现的参赛精神和民族气节是不应被遗忘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