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别让拳脚损了“全民打拐”底色
庹新岗
//www.workercn.cn2015-06-17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6月14日晚,长沙全城微信寻人,帮助市民陈女士在短短三个小时之内找到丢失的孩子。当我们还在为此感到欣慰时,另外一条新闻却让“全民打拐”显得有些尴尬。据6月16日《成都商报》报道,14日晚,一位带着孩子的妇女在四川宜宾小北街被人怀疑是“人贩子”,致其被上百人围观,还有人趁乱暴打当事妇女致其鼻梁骨折。警方介入后对事件进行调查,发现该妇女是孩子的亲姑姑,事件为一起“打拐乌龙”。

  两则新闻都事关全民打拐话题。事实上,也没必要端着架子去谴责人们过分热情。人贩子的丑恶早就是公认的了,如果人们都对贩卖儿童行为或疑似迹象无动于衷的话,那反而是社会的悲哀。只不过,在大家情绪激昂、正义感爆棚的时候,笔者想要提醒一下,切勿以正义的名义盲目地一拥而上,群殴式的爱心反而可能帮了倒忙,损害全民打拐的底色。

  首先,应该明白在法治社会里,没有任何人可伤害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这是法律的底线。遇到疑似孩子被拐的情况,应该第一时间寻求警方帮助,并采取适当方式控制局面,防止孩子受到伤害。这边小孩被找到时,好心阿姨怕孩子饿着,喂了牛奶;而那边不仅小孩吓得哇哇大哭,其姑姑还遭受了一场无妄之灾。这样的“正义”并不合适,甚至有泄私愤、凑热闹的嫌疑。即便不是乌龙,打的是真正的人贩子,也可能涉嫌违法,这拳脚实在是不能随便使。

  其次,也要审视微时代下,打拐信息该如何传播的问题。“紧急扩散”、“该死的人贩子”、“街上有人抢娃”……这些字眼时常可以在朋友圈里看到,这肯定有助于信息扩散,方便大家寻人。但不要忘了,过于情绪化的字眼传递出来的信息,可能会激发人们的负面情绪。最近,湖南醴陵有人谣传“人贩子要来”,结果却是两名蛇贩被误认,遭群殴。而且,消息传开后,一些曾经丢失过小孩的家长纷纷赶到当地派出所了解情况。这类谣言不仅于打拐事业无任何益处,而且造成了公共情绪的二次伤害,也涉嫌违法。

  营造全民打拐氛围,离不开行动的正义性,但在此之前,我们理应先认清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转发打拐信息前多留些心眼,尽量核实信息的权威性;在面对可疑情况时,多用理性和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帮助,更可以避免自己身陷“好心办坏事”的尴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