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南京日报:救助“事实孤儿”亟需制度发力
//www.workercn.cn2014-07-01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父早亡,母改嫁,7岁成了孤儿,独居数年,靠自己捞鱼、吃野菜维持生活——今年5月以来,随着广西某电视一档公益节目的播出,坚强的14岁少年杨六斤感动了全国,爱心人士捐款超过500万元。随后,杨六斤被两位爱心人士接到深圳,由学校资助其读书。可是,刚刚适应深圳的新生活,杨六斤堂哥、镇政府干部、原学校校长来到深圳,将其带回广西,理由则是需要他回去处理捐款等事务,从而引发“抢人为捐款”的争议。

  一个月来,杨六斤的事件一直在发展、变化,其间不少关键信息被证明失真。比如,杨六斤生活并非如电视节目展示的那般艰苦,多年来堂哥一直在照顾他。既如此,媒体对杨六斤的报道、帮助,哪怕出发点良好,其正当性与合理性也大可质疑。从报道来看,电视台的操作显然带有新闻策划的痕迹,为了强化受众的同情与关注,人为地过滤并修改了基本事实。这么做,首先就有违新闻伦理。

  再者,由电视台出面募捐也未必妥当。尽管电视台表示,节目中公布的银行卡号是杨六斤个人的,这么做既为了避嫌,也让公众放心。但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他真的能支配这笔钱吗?假设杨六斤真的能自己全权支配这500万元,这也不是各界所乐见的结果。成年人一夜暴富后迷失自我的案例并不鲜见,何况一个14岁的少年,将这么一大笔钱给他,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负责任。媒体并不是公益组织,既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也没有合法合理的操作流程。资金如何分配使用,如何跟踪受捐助对象,怎么监管与公开,这些对媒体来说都力不从心。

  面对不幸,人们的爱心固然可贵,但显见的是,并非每个孤儿都能如杨六斤一样幸运地赢得广泛关注和帮助。像杨六斤这样不在民政部门注册名录上的“事实孤儿”,全国有57万之众。我们关注贫困孤儿,就不能只关注杨六斤、寄希望于媒体的报道。为数众多的孤儿们需要钱解决温饱问题,但基本生存保障满足后,他们还需要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关怀,需要教育,需要沟通与交流,这些都不是单纯捐款就可以解决的。

  当下社会,亟需构建一个健康的慈善环境,它包括来自顶层的制度设计、社会公益观念的普及、公益行为的规范,以及众多专业可靠的公益组织和社工机构。正如有论者所指,靠媒体掘出的爱心洼地,能改变的只是一个人的命运,最根本的问题却是如何统筹资源来满足儿童福利保护的需求,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构承担的通畅救助体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