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南京日报:辟谣“非法行医”是一堂公开课
//www.workercn.cn2014-06-30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列车上抢救产妇的“李芊医生”走红网络。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微信、微博里流传一条信息:“北医三院医生李芊列车上抢救产妇,与家属产生纠纷,被南京法院判定为非法行医并赔偿”的帖子。正当法院判罚引发网友热议之时,记者分别从南京中院和北医三院求证:“李芊医生”查无此人,“非法行医”判决纯属谣言。

  有名有姓的“李芊医生”、如临现场的“行医细节”、争议颇多的“判决结果”……虽然这一切最终被证明子虚乌有,但谣言网帖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可小觑:看到此帖,有的网友感慨李芊做好事得恶报,有的埋怨孕妇及家人忘恩负义,而更多的舆论则指责法院判决不公, 甚至有网友将此事与“彭宇案”对比,称之为“阻止医生挺身而出的道德恶例”。

  网络谣言引发公众情绪“一边倒”,这不是首次,与所有不负责任的网络造谣手法如出一撤,“非法行医”事件的传播过程,也是通过捏造事实,编织故事,达到利用公众的正义感,引发社会矛盾情绪的目的,让公众在不知不觉中又上了一回当。

  与网上诈骗、欺诈案件不同,这种“上当”没有金钱、财物上的损失,反而让网友有伸张正义、“出了口气”之感,殊不知,迎合这类谣言,带来的是社会公平正义底线的消解,法制权威公信的坍塌,如果行善不被鼓励、反受其咎的观念潜移默化植根于人们心中,意味着当你需要援手之时,遇到的可能是更多冷漠、质疑的眼神,这种冰冷、可怕的社会情绪无疑将殃及每一个社会个体。

  回顾“非法行医”谣言从出笼到辟谣的过程,我们有必要从中反思,如何才能不再上当?其实从谣言网帖的描述来看,不但“李芊医生”救助产妇的行医细节诸多可疑,其被判为非法行医的所谓裁决更是漏洞百出。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孙佑海就从专业角度指出:一审法院不可能因为非法行医判决赔偿责任,民事赔偿案件也不存在辩护律师,即使有辩护律师,法庭程序也没有律师质问法官的安排……

  很显然,如果稍稍具备法律常识、求真态度、公共意识,所有的这些漏洞不难被发现,即便一时没有辨别的能力,在网络信息传播、搜索平台如此发达的当下,多看看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多参照和比较类似的事实,都不至于偏听偏信、酿成集体情绪的误导。出于善意的群言汹汹、基于正义的义愤填膺,结果不但与人们良善的初衷背道而驰,反而成为对不实谣言的附和、帮衬,事后想想,亏是不亏?

  网络谣言和网上欺诈其实异曲同工,利用的都是人们的轻信与盲从,两相对比,前者的危害某种程度上更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对“非法行医”事件的及时辟谣是一堂公开课,值得人们从中明辨事实、反思教训、学会求真。当然辟谣不应止于澄清,让不负责任的造谣者受到应有惩罚,付出代价,更是这堂公开课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