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长江日报:缘何“遍地老少下夕烟”?
//www.workercn.cn2014-05-23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周末回农村老家,沿途看到农田里忙于耕作的大部分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我问村干部青壮年农民那里去了,村干部说:“青壮年嫌种地效益低,他们都进城经商打工去了”。

  据笔者调查,目前农村中存在的“青壮劳力外出挣钱,妇女儿童留守田园”现象很普遍。人们把在家种地的妇女、儿童、老年人戏称为“38、61、99”部队。

  现实生活中,农村中的青年农民认为在家种地没出息,有头脑有文化的青年农民纷纷进城打工经商。将责任田扔给妻子、孩子和老人耕种,收多收少无所谓。有的农村由于教师待遇低或教学条件差,农村教师也纷纷跳槽改行。农村中青年农民的日益缩减,大片土地抛荒,学生纷纷辍学,使原本缺乏科技文化的农村雪上加霜。很多农村种地仍然抱着“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的旧观念,农业生产仍停留在“浇地论遍,施肥论袋,喷药论盖,播种看线”的水平上。 部分农村田间“难见稻黍千重浪”,皆因“遍地老少下夕烟”。

  粮食安全事关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我们倡导科技兴农,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来抓,农村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是关键因素。农业生产要快速发展,必须千方百计壮大有知识懂农业技术的青年农民队伍。

  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的财政转移力度,加大并落实好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以此达到稳定基层政权和提高青年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目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下乡支农活动。通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对口帮扶、技术入股、典型示范等形式,在农民发家致富上路之初拉一把、推一掌。三是政府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抓农业结构调整,促产业化进程,为有知识的青年农民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以优越的环境优惠政策引导激励青年农民在农村创业。以期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目的。

  有知识懂农业技术的青年农民队伍壮大了,田间“遍地老少下夕烟”的景象逐步减少了,农业生产才能真正纳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