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杨朝清:“牧民省长”尕布龙的“追梦赤子心”
//www.workercn.cn2015-09-25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20世纪70年代末,尕布龙(右)利用每年春节回家的时间替牧民放牧(7月22日翻拍)。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出生在青海省海晏县一个贫苦的蒙古族牧民家庭,尕布龙不论职位有多高,始终没有官架子;就像他说的那样,“别叫我省长,我就是个牧民”。没有官员“派头”,消弭了尕布龙和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感和隔阂感,促进了他和群众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只有真正做老百姓的“贴心人”,才能和群众“心连心”。

   在担任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22年间,尕布龙很少待在机关,一有机会就往乡下跑,一年要跑五六万公里,几乎每个乡村都留下了他的脚印。只有深入地了解实际情况,近距离地接触舆情民意,通过民间触角打捞“沉没的声音”,才能提升公共决策的社会基础,才能让社会治理更有“准头”。当下乡成为一种常态,尕布龙与农牧民联系得更加紧密,才能更好地“知民苦、解民忧”。

   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领导干部只有树立这样的情感意识,才能真正“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对弱势群体的遭遇有着敏感的反应能力,当贫困农牧民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喜欢管闲事”的尕布龙,对老百姓的好早已名声在外。许多到西宁办事或看病的贫困老百姓,都会找上门到他这儿落个脚、吃个饭,他的家也就成为远近闻名的“牧民店”,既让农牧民得到实质的帮助,也让他们的内心世界多一些光亮和温暖。

   尕布龙不仅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践行者,也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典范,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时代之问。尕布龙下乡,在哪里吃饭都要付钱,而且总是付三份,算上司机和秘书。他经手的经费数以千万,却从来没有“雁过拔毛”。“我的家人不搞特殊”,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尕布龙一生的底线坚守。

   1993年,尕布龙从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他用十多年的坚持和付出,让青海省会西宁市南北两山的树木覆盖率从7.2%提升到75%。即使年老体衰,尕布龙依然坚守在义务植树的第一线,不仅切实做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更切实地做到了裨益他人,造福子孙后代。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领导干部要想真正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一点“影”、留下一点“声”、留下一点印象,就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努力为老百姓多作贡献,“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尕布龙这位“牧民省长”,用自己对弱势群体的爱与关心,用自己对公共事务的责任和担当,赢得了老百姓的尊重、信任和社会认同——不论是传遍青海的“花儿”小调,还是短短几周内数千群众联名推荐他参与当地媒体评选“影响青海历史人物”并高票当选,抑或2011年10月去世之后依然被老百姓想起、回忆起,尕布龙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

   寒酸得像个贫苦户的尕布龙,尽管没有留下丰盈的物质遗产,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理想之火不灭、赤子之心不失、奋斗之志不移”,有了笃定的价值追求和强大的内心世界,有了信仰的驱动,不管身份和角色如何转换,尕布龙的价值底色依然不变。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尕布龙矢志不渝地诠释着“追梦赤子心”。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坚守精神坐标,建设精神家园;始终保持本色,始终关心群众疾苦,始终和老百姓情感相系;尕布龙的赤子情怀,既让人感动,也给人以前行的动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