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马 涌:歌声何妨作桥梁
//www.workercn.cn2014-08-12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观摩“同圆中华梦·第七届海峡两岸合唱节”的表演时,人们大概很难不会对“合唱”这一艺术形式有所感悟,有所思考。现代合唱,有研究者认为其源于宗教唱诗班,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合唱的本源,就在于沟通人和神灵,是一种有着强烈“交流”意向的艺术形式。然而这样的合唱,在今天这个艺术形式与交流方式都高度多元化的时代,又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理由被社会所需求呢?也许从此次来自海峡两岸的20余支参赛、参演队伍身上,我们能够窥见一些答案。

  一种艺术形式的兴衰,往往源于社会文化与价值观的波动。在海峡两岸青年合唱艺术论坛上,台湾嘉义大学音乐系合唱团指挥张得恩坦言,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总是在玩手机”,缺少人与人的互动与沟通。随后另一支来自台湾的队伍——台南应用科技大学音乐系女声合唱团指挥丁晏海就表示赞同,这番发言也收获了现场理解的笑声。新一代青少年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带来人际交流的欠缺和人际关系的狭窄,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独生子女占多数的大陆,也同样出现在海峡彼岸的台湾。而合唱这种活动形式,不仅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助,加上其天然具有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成了加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联系青年人敏感心灵的绝佳形式。

  无须讳言,在商品经济和个人主义的双重冲击之下,合唱因其造星潜力远不及独唱,在艺术市场中逐渐边缘化。然而,艺术从其被创造之初,就并不以盈利为追求。合唱艺术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在今日的社会中,不该忽略它的艺术光辉,以及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长期以来,大陆在学生阶段开设的包括合唱教学在内的一些活动,常被指责为“形式主义”,或“抹杀个性”,其意义和价值未能得到客观评价。然而,合唱作为一种艺术教学,大陆有之,台湾亦有;中国有,国外也有。足见美育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价值体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合唱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积极功用,其受欢迎也是世界性的,有着文化上的共性与必然性。

  通过合唱来沟通心灵、战胜孤独的,不仅仅是青年人。在此次合唱比赛中,来自中国文联的退休老干部合唱团,同样是一支耀眼的队伍。他们每一位团员都是双鬓染霜,但是展现出来的热情和活力,完全不输年轻人。虽然他们作为展演队伍并未参赛,但是他们的每一次登场,都得到了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那不仅是对长者的尊重,更是对他们表演艺术的肯定与赞美。毫无疑问,是艺术,是集体,是丰富多彩而不孤独的晚年,带给他们这样美好的人生体验。在“广场舞”引发争议、市民文化生活时常成为社会性问题的当下,合唱理应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歌声不仅仅是联系孤零零的个人,更有着跨越地域、联系不同人群的力量。这一点,在此次“海峡两岸”合唱节上强烈地展现出来。两岸合唱团以歌声为媒介,展现自我,了解彼此。台湾合唱团队在表演上花样翻新,充满了年轻人的鲜活与清新,嘉义大学音乐系合唱团的一曲《Swing With The Saints》伴随着他们充满活力的律动,三次登场都收获了满堂彩,最终斩获合唱节最高奖项——“金茉莉”奖;而大陆合唱团则在唱功上有所专注,河南省教师合唱团的《龙的传人》和福清市侨乡合唱团的《With A Little Bit Of Luck》都以精湛唱功赢得了观众和评委的心,同获“金茉莉”奖。不同的合唱艺术理念,展现出两地不同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又在“合唱”这一大概念下和谐统一。在晚会最后,两岸歌手同台齐唱《爱我中华》,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与歌声一起飞扬,跨越地域与历史,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这大概也是主办方中国音乐家协会将此次合唱节落在福建福清市这一靠近台湾的著名侨乡城市的原因吧。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那么合唱,则是众人出力好架桥。通过众力协调而达到和声悠扬的旋律之美,这正是“和谐”美的所在。合唱的歌声化作桥梁,让我们不仅获得了纯粹的艺术美,更透过沟通、和谐的艺术活动本身,体味到更深远的意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