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学习“利器”要为学生营造洁净空间
何鹏飞
//www.workercn.cn2017-12-07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有网民向媒体反映,一些面向中小学生的学习类手机软件暗藏“小黄文”“荤段子”。据记者调查,此类手机软件确有相当数量涉黄,网络课堂俨然成了“污秽温床”。

  随着移动互联网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学习类手机软件已成为不少青少年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达1.44亿人。在强大的需求导向面前,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学习类手机软件如雨后春笋,并使出浑身解数来满足这个群体的差异化需求,为他们提供解疑答惑、讨论交流、传播知识等服务,这本是好事。但遗憾的是,不少学习类手机软件都陆续被曝出含有不良内容,令中小学生家长们忧心忡忡。

  随着在线教育市场迅速发展,学习类手机软件应该向内容品质化方向发展。学习类手机软件“涉黄”和大部分手机客户端情况类似,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软件平台自身生成的内容,二是转发自第三方平台,三是用户原创内容模式,而涉黄的主要原因必然是平台自身的把关不严甚至是把关缺失。运营手机软件的企业方,应知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其人生观、世界观处在形成的重要阶段,企业更应该担负主体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平台提供给青少年用户的内容,从生产到传播的全流程,企业都应该把“把关人”的角色贯穿始终,唯有如此,才能为“互联网+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成为使用者青睐、社会认可的互联网教育产品。

  在线教育为青少年学习提供了网络“利器”,但“洁净空间”还需强化法规的有效监管。目前施行的《关于加强对教育网站和网校进行管理的公告》,是针对在线教育的法律规范,在指导当下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网教育上,提供了框架依据。但与时下对大规模、多种类在线教育的严格监管需求相比,不少专家认为现行规定“显得宏观粗略,建议加强立法形成有效监管”。笔者认为,时下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年7月工信部实施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中,也涉及到了手机软件的禁入条件,比如,明确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提供淫秽、色情等法律所禁止的手机应用。那么,针对发展迅速的互联网教育,加快相关规制的顶层设计,及时跟进并强化惩戒,也有助于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向上向善的网络教育环境。

  对于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来说,“网络原住民”的身心健康,还需要学校和家庭责任监护这重要一环。《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10到19岁手机网民占19.4%,10岁以下手机网民占3.1%。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民低龄化、手机应用熟练化是“网络原住民”的明显特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更加丰富的场景,来实现自我需求的满足。让他们远离任何电子终端设备是不可能的,但使用学习类手机软件时,可以通过学校和家庭的积极引导和纠偏,承担起应有的监护责任,让自律意识相对较弱的中小学生群体用正确的形式、适当的方式,去接触、选择和使用,为中小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构筑有效的“他律”防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