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教材修订屡遭误读,问题出在哪
许朝军
//www.workercn.cn2016-05-26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假如教材编写能公开透明进行,假如教材编辑能公开征求意见,何至于出现错怪编辑方的尴尬

  针对网上所传语文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修订教材将南京大屠杀题材撤下之事,语文出版社在其官方网站及真语文网刊发严正声明指出,此种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混淆视听”(5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事实胜于雄辩,疑问消弭于公开。据悉,语文出版社在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进行修订过程中,将温书林所写的《南京大屠杀》一文换成张纯如所写的《南京大屠杀》一书节选,课文题目为《死里逃生》,更换的原因主要是张纯如所写《南京大屠杀》片段《死里逃生》,不仅写了南京大屠杀的惨无人道,而且刻画了一位普通中国妇女李秀英在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的暴行面前智勇双全、勇敢反抗的事迹,感人至深,反映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很显然,网传的所谓语文出版社修订教材时将南京大屠杀题材撤掉的消息与事实不符。这次语文教材修订,包括将中学课本里的《洲际导弹自述》改为《网络表情符号》,将与现代和谐社会导向不符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换为《智取生辰纲》等,修订显然更加与时俱进。

  知晓真相之后,对语文出版社新修订教材的质疑估计会化为乌有,“撤掉了南京大屠杀题材”之谣也会消于无形,但关键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关于教材的质疑焦灼?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试想,如果语文出版社在修订语文教材时,能及时将修订内容和修订缘由公开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至于出现公众不明真相的质疑和焦灼吗?事实上,不仅仅是这次语文教材修订遭遇不明真相的简单质疑,近年来各地不断发生师生、家长质疑教材内容的信息,虽然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归根到底是现行的教材编写机制不透明、不公开问题。从另一方面而言,教材的编写是一件严肃而科学的事情,当然需要专家学者乃至教育部门专业而为,但也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乃至是意见建议。假如教材编写都能公开透明进行,假如教材编辑出版之前都能将编辑意图、原则、拟定内容等进行公开征求意见,现实中又何至于出现基层师生公开叫板教材编辑不科学乃至错怪的尴尬?

  因此,有必要对现行教材编写机制进行完善。首先要建立严谨科学编教材与公开征求意见相结合的编辑机制,让专家学者的编辑行为与社会公众的关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教材达到集众人之所长、汇人文社会发展之精粹的效果;其次是建立科学的教材编辑审核把关机制,对于编辑、修订的教材,在出版之前应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的检阅,尤其要充分吸纳基层教育工作者和教材使用者的意见建议;其三是要建立教材完善机制,对于已经出版的教材,还要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充分征求使用过程中师生、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并依据意见及时对教材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形成最好也最负责的教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