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EMBA统考闪耀公平的阳光
杨朝清
//www.workercn.cn2016-04-07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项目本身并没有原罪,不能将所有板子全部打在它身上。但权力、人脉、关系等社会资本对其进行了过度干扰和腐蚀,让它在功能上发生了变异。

  日前,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由教育部划定统一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分数线并向社会公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各培养院校不再自行组织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教育报》4月6日)

  作为硕士专业学位的一种类型,自主招生的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长期以来成为高校某种意义上的“自留地”。不需要经过全国统考,招生对象是政府、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者;让这些社会精英继续接受高等教育,采取一种有别于普通类型的招考选拔方式,有着良善的初衷。

  然而,脱离了招生计划的硬性指标和统一考试的分数标准,不可避免会遭遇“变形记”。那些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往往具有深厚的社会资本;在招考过程中,人情、面子、关系、权力、利益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运作逻辑,为暗箱操作、藏污纳垢提供了生存空间,让其沦为“花钱买文凭”“找关系上学”的重灾区。

  不论是“培训班”式、“放羊”式的培养模式,还是不上课或达不到规定课时而获得学位,抑或降低标准授予学位学历,权力寻租和不正之风的潜滋暗长,让其嬗变为一个利益勾兑和社会交换的“名利场”。受教育权利“地势”的低洼不平,不可避免会影响老百姓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判断。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分层的手段,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成为“少数人的游戏”,显然助长了利益固化和阶层板结:“宽进宽出”不仅损伤了教育公平,也降低了高等教育质量。更为关键的是,它引发了全社会对公平教育的疑虑。

  在理想的图景里,人才选拔更多地应取决于考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文化资本,而不是人脉、关系、财富、权力等社会资本。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让项目招考“乱花渐欲迷人眼”;学员、中间商和少数学校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利益合谋,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只不过,这样的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不可避免会让其陷入孤芳自赏的边缘化格局。

  那种“混学历”“买文凭”的做法,说到底是一种投机取巧。那种圈钱、乘机“创收”的做法,也折射了某些高校价值追求的迷失。尽管收费不菲,收益却不低——既能拿到学位帽子,又能拓展社会关系网络,实现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当“花钱买学位”成为一笔划算的买卖,当学位成为一种待价而沽的商品,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的角色扮演背离公众期许,不可避免地在社会声誉上遭遇“差评”。

  项目本身并没有原罪,不能将所有板子全部打在它身上。但权力、人脉、关系等社会资本对其进行了过度干扰和腐蚀,让它在功能上发生了变异。“全国统考”旨在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举措,给其招考与办学戴上“紧箍咒”。

  英国教育家亨利·纽曼曾如此阐释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和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情趣。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显然不能成为边缘地带:“全国统考”即使不是最好的方案,也是不错的选择——当市场化运作方式遭遇了市场失灵,公共部门有必要进行规范、重塑。

  (作者系高校教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