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贫困,是不是贫困大学生的隐私?(之五)
贫困无法隐藏,也不需要“争取”
星火
//www.workercn.cn2016-04-01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作为一名接受过助学金的贫困生,看到围绕南京理工大学“暖心饭卡”项目,大家对大学帮困问题的热烈讨论,我感到了社会大家庭对我们的关心。不过在讨论背后,也展现出大学帮困之困局。一方面是从人文出发,希望能够让贫困生在不伤及自尊和心理的情况下,获得体面的帮助;另一方面则是从制度出发,希望能够让帮困工作在公开的运行中接受监督,保证真正的贫困生能够获得帮助。但前者有时为了保护而保护,成为“偷偷摸摸”的帮困;后者有时则为了监督而监督,成为“争取贫困”的帮困,这两种“极端行为”,都难免变成手段代替目的而最终损害目的。这场讨论中,一个关键的争论点就是贫困是不是隐私?该不该公开?这里简单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验。

  若要问我作为贫困生,愿意接受哪种形式的帮困,运用排除法的话,我的答案首先肯定是不要“争取贫困”的。也并不是说自己作为受助者还要挑三拣四。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并非认为贫困是不能公开的隐私,而是这样的“争取”行为,可能会让别人误认为自己很在意利益。抛开这种极端情况,在我眼中,其实贫困某种程度上就不是隐私,因为身上的服装打扮、使用的手机电脑,都“出卖”了自己的经济情况,它并不需要“争取”。

  其实,不论贫困生还是家庭比较宽裕的学生,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说出。直到今天,我也只会向比较亲近的朋友谈论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而不会逢人就说自己的“困难史”来博得同情,在这个意义上,似乎贫困的家庭经济状况又成为了隐私。但即便这样,细心的人还是会通过对外表穿着、生活习惯的观察,来看出我的家庭经济情况,并给予我帮助。

  记得上高中一年级时,一位和我同姓的同班同学看出了经常吃食堂、穿校服的我的家庭情况,就送给了我更多的校服以备换洗,把她从家里带到学校的可口的晚饭和我一起分享,后来她也成为了我的姐姐,至今我也非常感谢她和她的家人。现在我在国外交换学习,平时打扮比较简单,学校负责留学生管理的老师知道我生活上只靠奖学金生活,主动问我身高、体重,得知我和他身材相似,便问我愿不愿意接受他的一些旧衣服,我并没有碍于情面拒绝。因此从我亲身的体验来说,我也并不认为贫困是隐私,因为它从来就没有真正隐藏起来过,因此就更无所谓公开了。

  至于贫困作为“隐私”是否应当公开,在进行评比的班级范围里,对于区分真假贫困生而言,公开一下是没有太大影响的。而若是要在全校范围内公开,那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在班级这个熟人圈之外,少有人能够对被公示学生的经济情况有更多更真实的了解。真正困难的是在名额较少的情况下,如何在不同程度的贫困生内部进行区分,而这一工作仅凭数字是很难衡量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的是评审负责人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而这是简单的公开也不能解决的。

  公开贫困生信息的初衷确实是好的,是为了在公开环境下接受监督,以保证资源的公正分配,但实际效果往往并不好。即使评出了“假贫困”,很多时候这也是在中国特有的人情关系下“集体沉默”的结果。为了防止弄虚作假,公开或许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集体沉默”的作用下,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捅破这一层窗户纸呢?漫画/陈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