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把教育挺在前面 筑牢青少年网络安全堤坝
罗建华
//www.workercn.cn2016-03-14来源: 未来网
分享到:更多

  在去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听取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夏津县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校长袁敬华带来的《关于制定特殊教育法的议案》,并盛赞“你们做的事情功德无量”。据媒体报道,一直致力于特殊教育的袁敬华,今年的议案同样聚焦在孩子身上。(3月12日未来网)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袁敬华提交了《关于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袁敬华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中提到将网络安全、媒介素养教育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上增加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文明素养、网络守法习惯以及防护技能方面的内容;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队伍的指导能力;编写、制作相关的网络安全教育宣传作品,建立专门的教育活动场所,充分利用网络特点,开发优秀网络教育产品或游戏,把线上线下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结合起来,开展灵活、多样、有效的网络安全、媒介素养教育主题活动。

  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之所以能引起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就是因为这一问题伴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越来越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6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数量约为1亿至1.2亿左右。青少年不仅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也是最容易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影响的群体,还是网络犯罪受害者的“重灾区”。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青少年上网安全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4月,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接到网络诈骗报案6211起,其中,16岁以下青少年报案总数为124起,年龄最小的仅为11岁。

  现实中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警惕性低,再加之网络欺诈、钓鱼网站等网络威胁又极其隐蔽性、欺骗性、迷惑性特点,致使近年来未成年人在网上遭受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如何教育和教会他们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已经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严峻课题。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培育健康的网络文化”,并要求,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面对严峻形势,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早在2001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多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醒广大青少年文明上网,注意网络安全。2013年,共青团中央和360公司共同发起了青少年网络安全工程,通过一系列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和公益活动,让数以千万计的青少年学习了网络安全知识。去年6月1日开始的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也以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作为重点内容。

  但实事求是地讲,我国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尚处起步阶段,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中小学生仍然缺乏网络安全教育,传统单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也亟待转变。《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揭示了当前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五大问题,其中特别指出了青少年网络安全基础技能、网络应用安全等意识亟待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急需加大力度推广。

  青少年是互联网的主体,也是祖国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保护青少年的上网安全亟待解决。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与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显示,近6成青少年遭遇过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其次是个人信息资料被窃取。统计数据也表明,8成青少年缺乏全面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面对日益严峻、变化多端的网络安全威胁,关键还要靠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完全意识和媒介素养。

  据悉,面对日益严峻、变化多端的网络安全威胁,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解决方案”呼之欲出,大力推动青少年网络安全工程实施,培育“四有好网民”。即将出台并推行的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解决方案,无疑是一剂行之有效的良方,它通过最新的安全理念和技术支撑,以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将网络安全教育趣味化、生动化,通过“安全普及教育、安全技能培养、安全上网防护”多维联动,帮助青少年学习网络安全技能,为青少年安全上网、健康上网提供全方位的防护。

  可以预见,伴随着这项网络安全工程的深入实施,一定能够为广大青少年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网络安全防线,一定能够把广大青少年培育成为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文明的网络素养、守法的行为习惯、必备的防护技能的“四有好网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