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胡 波:不要放大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www.workercn.cn2015-09-23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9月初一开学,本校教师就开始坐班,正常办公,各种会议、考核评比接踵而至,同事们隐约感到有些压力。某天,一位外聘教师到我们教研室来取教材,与他闲聊中了解到,同样是教授公共基础课,他的一些同事还在外地“闲游”没回来,原因是,他们学校的任课教师不用坐班,而且这学期教的都是大一新生,要到军训完毕国庆节后才正式上课。也就是说,部分教师的暑假实际延长至三个多月。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公办和民办高校在管理上有差异,工科和文科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普通教师、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男教师和女教师面对的压力和疲倦,都是有差异的。笔者很难想象,我们和这些还在外“闲游”的同学科的公共基础课教师,都去做一份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会不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再来看看《腾讯—麦可思大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的结果,“有超过半数高校教师表示,他们每个学期都会在实际工作中感到精疲力竭”。事实上,“精疲力竭”这个词是一种描述性的语言,甚至还带有一种情绪化。试问,日常闲聊中,哪个行业的人在形容自己的职业时,不“矫情”一下,表明自己“压力挺大的”?在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中,一方面,并没有实际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体现,无法用数据直观体现;另一方面,概述性的语言不能体现出教师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压力的重量级无法细化。

  其实,在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即使一周只上8节课也会感到精疲力竭,因为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纪律较差,简直让教师“束手无策”。同样,在一所学习氛围良好的本科院校,一周上16到20节课,教师也会感到精疲力竭,因为很多教师会感觉,自己不过是充当代课机器、拼体力罢了。

  笔者认为,有些职业倦怠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待遇和管理体制等外部因素,因为职业性质决定其工作内容、考核方式以及薪酬待遇。就笔者了解,与其他一些行业(比如银行业)相比,教师行业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并非最严苛、最具风险性。毕竟,高风险、高回报,这是行业薪酬的普遍原则。提升待遇,的确可以暂时提高员工的幸福感,问题是,究竟该提升多少才能达到整体的满意度?而且,过一段时间,幸福感、满意度还会持续存在吗?工作始终是那份工作,事情还是那些事情,根本无法逃避。消除职业倦怠,不仅要看外部机制,恐怕还要看个人内心如何看待这份职业。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职业倦怠与工作自主性、责任心和工作心理成熟度都有关系。工作自主性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工作心理成熟度可以正向调节工作自主性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职业倦怠与责任心呈负相关关系;工作心理成熟度可以正向调节责任心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当工作心理成熟度高时,随着责任心的提高,职业倦怠下降趋势较为显著。

  笔者认为,职业倦怠感还和个人能力相关,能力强者也会刺激其职业成就感。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也不乏很多能力出众的教师,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都值得点赞。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