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蒋璟璟:重奖考霸,粗线条捐资助教太单薄
//www.workercn.cn2014-09-10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更多

  考上清华北大,广东恩平市考生不仅可以获100万元奖金,还可获赠洋房一套。为扭转优质生源流失,重振恩平教育事业,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回乡设立高考专项奖励基金。此外,恩平官方也设立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有600万元专款对办学业绩突出,绩效考核优秀的学校进行奖励。(9月9日《南方都市报》)

  由报道可知,之所以立下重奖,直接考量在于“扭转优质生源流失”。可以想见,所谓流失不外乎两种原因:或是由于恩平本身师资薄弱、教学落后,致使学生被迫外流就学;或是由于地域性的生源争夺加剧,“别地”开出大价钱引诱高分考生来投。然而,此一举动的局限在于,无法对当地整体的教育生态,产生直接而可观的推动。

  如此直白而大手笔的激励,一方面折射出不折不扣的“精英路线”,只选择塔尖的学生作为适用对象,套用着最露骨的成败荣辱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出资人内心的乡情乡愿,流露出一股让“下一代给恩平争光”的殷切期盼。它夹杂了太多光大故乡荣耀的情感因子,因而总是倾向于,就那些最快出成果的领域一掷千金。

  但若只因考得好就赚得盆满钵满,对于那些“高分者”意味着什么?这种“重金悬赏精英”的激进策略,又会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需知,现代意义的捐资助学,理应更多考量投入与产出,更坚持教育本身为最终诉求。

  固然,出钱支持家乡教育的善举,无论如何都该获得激赏。至于应该如何支持,不同的人当然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只不过,作为现代社会一个精明的出资人,在捐资助教之前,多一点费效测量、多一点效果预估总是没错的。但,如今的局面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怀着复杂的心思,以简单、想当然的方式,仓促地掏钱办事——需要明确的是,捐资助教从不是出钱设奖那么简单,它更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论,明晰的执行路线,以及公允的评测机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