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秦 升:中韩FTA会对日本形成多大压力
//www.workercn.cn2015-12-04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更多

  从2004年11月中韩自贸区开始民间可行性研究到2015年11月韩国国会表决通过《中韩自贸协定》,历经11年共14轮谈判中韩自贸区终于从梦想照进现实。不同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韩自贸区建设将对中国经济的开放态势,区域制度博弈以及东亚地缘政治三个方面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至今,中国已经和1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贸协定,其中包括六个发达国家,韩国是与中国经贸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2014年中国对韩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905亿美元,而同期冰岛为2亿美元,瑞士为436亿美元,澳大利亚为1369亿美元,新加坡为796亿美元,新西兰为142.5亿美元,中韩的双边贸易额比其他五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在产业竞争和互补性方面,根据OECD的产业分类标准,中国对韩国在高技术和中高技术产业领域存在贸易逆差,在中低技术产业的贸易收支基本持平,而在低技术产业方面表现为贸易顺差。上述出口结构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产业竞争方面的特点,即中国的产业优势集中在中低技术领域,而发达国家的产业优势表现在中高技术领域。因而,中韩自贸协定将对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机械、汽车、电子等高技术领域的发展构成重大挑战。

  鉴于此次协定涉及“21世纪新议题”,包括政府采购、竞争政策以及环境标准等,中韩自贸区将迫使中国的对外开放真正面临高标准的考验。尽管自贸区将促进两国经济的共同增长,且会对部分敏感条款的执行给予一定的过渡期,但中国的相关产业将受到多大的冲击,中国的产业政策将受到多大的影响,仍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中方首次实现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方式展开谈判,上述信息表明,中韩FTA的建设经验将成为中国今后与发达国家进行自贸区谈判的重要样板和基础,这正是中国未来经济开放的重点和难点。因而,中韩FTA不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开放态势。

  当前,在中国周边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双边主义和区域主义蔚然成风。中国正在参与中日韩FTA、RCEP的谈判以及FTAAP的研究,美国主导的TPP已经达成基本协议,中韩达成自贸协定将影响整个东亚区域的合作方向。首先,中韩达成FTA向东亚地区传递了一个信号,即在TPP之外,区域合作仍然有着巨大的空间。由于不同的原因,中国与韩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体都没有加入TPP,但这并不影响中韩构建高水平的自贸区。这也意味着,中韩FTA将加速RCEP的谈判进程,并在FTAAP的推进过程中提高中国和韩国的话语权。此外,中韩FTA的建成将对日本形成压力,对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起到推动作用,由于三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一旦中日韩自贸区成型,将改变全球经济和贸易走向,成为与TPP比肩的重量级区域贸易机制。不过,考虑到美国对日本的影响、中日关系以及日本的经济规模,短期内仍不能对中日韩FTA过于乐观。

  中韩达成FTA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背景。在美国、日本、韩国这三个重要的相关行为体中间,美国与中国在西太平洋存在着无可争议的战略竞争,日本与中国存在着严重的领土争端。对韩国来说,由于朝鲜半岛特殊的历史背景,一方面韩国政府需要不断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来确保自身的军事安全,另一方面,保持与中国经济合作的主动性有利于缓解自身在朝鲜半岛的战略压力。上述客观环境和战略需要使得韩国在某些情况下更易成为中国合作的对象。通过FTA在经济上与中国绑定,通过军事同盟在安全领域与美国绑定将大大提升韩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优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