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企业留用实习生政府可否给点补贴
夏振彬
//www.workercn.cn2016-08-05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如何通过实习为大学生服务,促进毕业生就业,为企业、城市发展储备人才,从长远来看应该是一个更具存在感的话题。

  又是一年实习季。写字楼里、工厂车间,都出现了一群稚嫩的面孔。他们很容易被辨认——“小鲜肉”,穿着“校园风”,面对新环境一脸呆萌。不论是出于学校要求还是个人发展,不论是为了“转正”还是“粉刷”自己的简历,他们都需要借此迈出走入职场的第一步。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有一定实习经历”……当前,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倒逼着大学生们走出校门去实习,但实习效果怎么样呢?有人收获了历练,获得了成长,但端茶倒水、跑上跑下、被“漠然处之”的也大有人在,还有的干脆心灰意冷,只想混个证明——在不少学生看来,实习的效果不敢恭维,形同鸡肋,而作为实习舞台上的“弱势群体”也是五味杂陈。

  其实,实习不仅对大学生至关重要,对用工单位来说,实习生也往往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如何通过实习为大学生服务,促进毕业生就业,为企业、城市发展储备人才,从长远来看应该是一个更具存在感的话题。

  那么,大学生实习都有哪些“痛点”?首先是信息不对称,学生找不到靠谱的机会。从目前来看,搭建校企实习对接平台仍应该是一项重要工作。在这方面,学校企业可以联手,通过联合培养人才、建立对口实习基地等方式为学生上好一堂“实践课”。另一方面,广州高校众多、学生群体大,搭建第三方服务平台、打通学生和更多岗位间的距离,也能大有作为。早在2010年,广东就颁布《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规定学校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生实习,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必须按一定比例接收大学生实习和见习等。怎么提高学校积极性、鼓励用人单位敞开大门, 值得进一步探索。

  其次,实习一场,最怕被压榨。当前,“实习生红利”已被越来越多地提起,有的企业求“实”若渴,但只是将其视为廉价劳动力,转移企业成本。为了帮扶大学生就业,就业见习基地正在各地兴起。据统计,从2009年到去年底,广州已建有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269家,已组织数万名毕业生参加见习活动,一方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用人单位招聘更为匹配的人才,降低用人风险。对此,今后可以进一步扩大见习规模,同时也不妨通过政策激励,鼓励企业留用见习生。比如西安日前出台政策,企业对见习生留用率超过五成即可获得财政补贴,让企业更积极。

  此外,站在吸引人才、城市发展的高度,“实习”工作也可大有作为。有过实习经历的人都知道,选择哪个地方实习,也就基本“锁定”了毕业后的去向。因此,相关部门、企业不妨进一步“走出去”,将招才引智工作做到前面,到重点高校吸引学生来广州实习、实践,让更多人才来到广州发展。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