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天价”频现背后的共享焦虑
段春荣
//www.workercn.cn2016-03-21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距天价虾、鱼、马事件后,近日哈尔滨再现“天价澡”,上海出现“天价理发”,南京则出现每平米56万的“天价骨灰堂”。加之之前的46万“天价学区房”等,天价事件仿佛进入“井喷期”。这些天价现象不仅涉及衣食住行,也涉及医教娱游,甚至涉及生老病死,可谓与生活息息相关。

  天价事件并非现在才有,只是以前的争执与维权更多的只是在销售者、消费者与有关部门之间发生,监督与曝光更多需要媒体的介入,或是受害者同时处于失语者的位置,或是维权过后事件也就平息了。而如今新媒体、自媒体环境下,监督与曝光更便捷,天价事件能第一时间通过自媒体在舆论场中发酵,维权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舆论纷争的过程,甚至舆论对维权与事件的调查发挥着促进与监督的作用。

  从事件起始来看,“网友曝”“市民曝”成为了各种天价事件的重要来源,即使不少事件不停反转,但无论如何反转,绝大多数公众愤怒与指责依然会指向“不良的商家”与有关部门在监管整顿上的不作为。可以说,除去炒作与恶搞的事例与成分,以“天价”为前缀的事件,它实质上描述的是一种“公平公正、透明知情”消费环境的缺失,体现的是对公平公正的共享发展的焦虑。公平公正消费环境的缺失,都会削弱理性消费的支配作用;任何透明知情消费规则的缺失,会让处于消费完毕、取证已难的我们变成被宰的对象。焦虑也正源于此。

  当然,与公平公正、透明知情消费环境缺失造成的“天价鱼”“天价澡”等事件不一样,“天价学区房”与“天价骨灰堂”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不理性消费的结果。而这种不理性,又源于对稀缺资源的需求与担忧。教育关乎孩子与家庭的未来,墓地关乎生者与死者的尊严,在不理性的支配下,市场自发调节的盲目性可能占据主导,加之政府与政策调控的缺失与滞后,教育等资源配置难以实现均衡,天价交易也就成为部分人获得稀缺资源的保障因素。

  此外,“天价骨灰堂”的出现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背景有关,“天价学区房”的出现也与“多校划片”政策有关,都如出一辙的是“逆政策天价”的表现。政策导向难以给天价学区房与天价墓地降温的背后,在笔者看来,体现出了公众在政策与现实的夹缝中处于被剥夺的位置,焦虑重重,而这种焦虑的核心是对资源公平配置的不确定,亦是对共享发展信心的不坚定。

  共享发展已经成为了“十三五”期间推动“四个全面”进程的重要理念与力量。共享既体现在对公平公正生活环境的诉求上,明明白白消费,清清楚楚生活,也体现在资源的公平配置上,无须再花天价买争取稀缺资源的砝码与机会。而天价现象频发与共享的发展理念格格不入,可以说,它们是共享实现程度如何的一把刻度尺、方向标、晴雨表,因此,关注好、引导好、解决好天价事件及背后隐藏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加强监管就够的,关键需要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注重协调各方、注重公平再造,同时更需要创新、协调、开放等发展的全面保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