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生活更美好: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www.workercn.cn2016-03-07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互联网

  飞机上能高速上网

  本报记者 余建斌

  「怎么样」飞行在万米高空也能享受高速上网,不仅能随时随地上网,上网也会更快、更便宜。人与手机、电脑等终端的交互将更加自然、更加智能化。万物互联的覆盖率不断提升,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将更深入变革我们的生活。

  「怎么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吴建平:“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把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提高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的高度,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无疑具有战略高度。

  基础的网络条件环境,直接制约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渗透融合,影响其发展节奏与效率。纲要草案提出,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网络基础设施与条件,是“互联网+”的基础。从全世界来看,我们国家的人均网络带宽资源都是比较低的,对我们“互联网+”的发展,形成了重要的制约。有了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环境与基础,会全面激发全民族的想象力,迸发出强大的推动力,以互联网为重要引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新形态。

  「怎么干」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委辛颖梅委员:要把信息高速公路铺设到全国各地,要进一步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下沉,通过光纤入户来带动智慧乡村建设、农村信息化特色应用等项目的推广,尤其通过“互联网+农业”,真正惠及农村广大群众。

  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最有效的方法是打破电信行业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垄断。应当引入竞争、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和市场分割,让民营企业也能参与到这些领域来。

  (本报记者 郝迎灿整理)

  健康

  预期寿命提高一岁

  本报记者 魏哲哲

  「怎么样」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医师队伍壮大,食药安全水平提高,全民健身……“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健康中国图景, 5年后国人看病难、看病贵将大为缓解,生命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怎么看」中华医学会原副会长吴明江委员: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健康中国的提出,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明发展的标志性产物。

  “十三五”时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看似小数,但分量却很重。人均预期寿命,会受到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实现提高1岁的目标,需要做好多项工作,例如传染病的预防、全民健康生活意识的培养等等。预期寿命的延长,涉及的不仅仅是疾病防控的问题,同时还涉及人自身健康的生物因素管理,人身之外的非生物因素,如空气污染、水污染问题、控烟问题等。

  食品药品安全、老年人养护问题……每个问题都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但是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是系统性的。实现健康中国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卫生部门的作为,还需要单位、家庭和个人等多方参与和努力。

  「怎么干」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委员:当下我们的医疗科普教育仍然很薄弱。政府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加强医疗科普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例如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和指引。

  慢性病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众的生存质量。做好慢性病防治,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尤其要关注农村等边远地区的慢性病的防控工作。

  宜居

  好学校好医院更多

  本报记者 左 娅

  「怎么样」如果说现在这座城市吸引你留下来,主要是因为这里有更多就业机会、可以更好地发展事业。那么未来五年,你会慢慢发现,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会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漂亮……你会越来越爱你所在的城市。

  「怎么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建设和谐宜居城市,意味着我们的城市将从以生产空间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生活空间为主组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这将给城市带来很大变化。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通过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通过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建造功能融合的紧凑城市,提高城市开放度和包容性,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最终使城市更安全、规模与资源承载力更匹配、环境更优美、经济更有活力、社会文明度更高。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要转变理念。衡量城市好坏的标尺,不是人口数量、规模大小或GDP增速,而是看宜居不宜居。

  此外,还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现阶段重点工作有两个:一是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二是提高城市的开放性和包容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怎么干」山西省经信委副主任申瑞涛代表: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我国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了大量的五六层砖混结构住房,基本没有抗震设计或设防等级很低。同时,因年久失修,共用建筑部分老化严重,安全性、舒适性较低,对这类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

  (本报记者 赵 兵 刘鑫焱整理)

  环保

  天空变蓝河水变清

  本报记者 孙秀艳

  「怎么样」“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一系列环保数据目标,让公众满怀憧憬与期待。天空碧蓝,河水澄澈,草色青青。五年后,如此美妙的景色或将触手可及。

  「怎么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都体现出来了,纲要草案有关生态环保的亮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首先是纲要草案涉及内容全面,包括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环境安全、气候变化等方方面面;其次考虑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所有环节,不仅涉及环境监测、执法监察等基础支撑,也考虑到了相关制度建设;再次,纲要草案中还明确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手段,包括法治、行政、市场以及道德手段;最后,纲要草案囊括了国土全域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山水林田湖、海洋、湿地,总揽其中。

  纲要草案提出了“扩大生态产品供给”这一新概念,旨在解决好环境有价这个问题。只有让生态成为产品,才好界定价值,才能形成交易市场,才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建设生态环境,才能调动各方促进环境质量提升的积极性。

  「怎么干」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代表:纲要草案提出的这些环保指标,绝非轻轻松松就能完成,必须跳几下才能够上。比如纲要草案中对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要求,前几年容易减的都减下来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对规划纲要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已经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纲要草案提出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我们江苏有非常好的环保产业基础,纲要草案给了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大有希望!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