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林旻煜:“部分中职生月薪超本科生”有啥好稀奇
//www.workercn.cn2015-09-24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福建省中职学校招生在经历了冰点之后,今年实现逆袭,部分学校因为生源激增,不得不提前结束招生。与此同时,近年来,中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身价也在不断上涨,部分中职毕业生月薪甚至超过一些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9月23日《东南快报》)

  包括中职在内的职校生源激增并不是福建一地的现象,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宏观背景下,这一现象还有蔓延的趋势。某种程度上说,职校受欢迎程度的确在增加。一个例证是,在高招填报志愿时,虽然专科分数线低于本科分数线,专科批次录取更是安排在本科批次之后,但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本科线上考生选择填报专科学校。

  除了屡屡被媒体舆论热炒的“职校好就业”,如今的“月薪超本科生”其实也是市场作用的产物,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众所周知,相比与本科教育,职校教育本就是更体现市场导向、更贴合市场需要的专才教育,其专业设置所培养出的人才也多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可以在某些专业要求较高、乃至外行很难插手的领域直接上手。物以稀为贵,这在不少制造业高速发展、蓝领人才极度匮乏的地区和部门就显得抢手。这种为市场检验而认可的“抢手”体现在就业上就是好找工作,体现在薪水上就可以是“月薪超本科生”。

  当然,如果一再抱着稀奇异样的眼光看职校生月薪超过本科生乃至职校生群体的逆袭的现象,实际上已经预设了一个前提,即学历与身价应该呈正相关,而如今市场经济的逻辑正在冲击着这一前提成立的基础。可即使这样,也不能推出教育回报率降低的结论。功利角度上看,教育回报体现在就业中,即短期体现在月薪中,还长期体现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成长和前途发展上。稍作调查,无论在职业成长还是薪金增长上,高学历人群还是牢牢占据着优势。同样的,这也是市场作用下的结果。

  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既要防止早就过时落伍的“重学历,轻能力”的“唯学历”风气重新抬头,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持续推进用人和人才评价等相关制度改革。同时,也要避免“学历虚无主义”借着片面解读、理解诸如“部分中职生月薪超本科生”等看似反常,其实正常的现象而扩散开来,滋生社会浮躁。

  文/林旻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